楚哥计划分两拨人,我们跟着打捞队的大轮船,佯装自媒体拍摄队伍。此次岷江之行,我作为一号蓝的摄影师,这也算回归了半个老本行了。
春和楚哥是下水勘探的成员,到时候会有一个人跟着我们玩那些专业的水下探测设备。那个东西十几万,我们两个队各备了一套。
我们要探测的就是白云母,当然并非是私自开采,用楚哥的话说,只有看到了白云母的分布,才知道接下的行动。
春自然是不相信这些个搪塞的套词,他就跟楚哥说:“整条岷江七百多公里,你怎么查?”
“我们只查金马河那条江。”
“为什么呢?”
“你们有所不知啊,金马有一个传说,传闻金马有一垭口叫金水垭。”
垭口流着潺潺清泉,终年不枯。有人路过口渴便饮,甘甜清冽。饮之,病消痛散,肌肤焕发。此事一传十,十传百。
周围村寨都争相过来接圣水回家饮用。众人都发现天降神迹,自己容颜不老,青春永驻。
众人皆疑,临山而上,见清泉源头有一龙头,龙头吐水,源源不绝。
龙头前有一颗珠,悬浮于水,绽放流光。村中有一文士名曰向东,向东见之就言:“上古之兽祖龙之族,有一地龙,饮天上之月光,食地下之炎魂。形成红蓝两纹绕于头颈。名噬龙。”
“生于山下,呼,泉冷凉顺流,吸,泉温热逆流。昼视而夜闭目。”
向东说完,俯身取水道:“神流含龙精,饮之病痛消除,复饮寿与天齐。”
村中有一耕户思之惶恐,忙寻山下云慈寺,见和尚,诉之。和尚齐登峰,见此神迹便言:“噬龙春夏为一昼,秋冬为一夜。一年呼,一年吸。仅有七日之余,涓流逆东而升。”
耕农心急,合掌问和尚,应当何如,可流泉水?
和尚告之,无解。若想得长寿,需在七日内进入龙腹,龙腹有棵长生树,长生树十年长叶,千年结果。果极富龙精,食之必然永生。
耕农大喜,随后问,如若七日内未得出何如?
和尚合掌告之,龙吸则人必死。耕农复问,如若未成果则何如?
和尚言,无果则无用,届时推出即可。
当日夜,天朗气清,月光明亮,照得流水如白银几两。耕农摸河上山,见得龙眼以闭,龙口大开,便入龙口。
龙口牙锋利如剑,割破耕农肤足,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见一金道延伸,泛着金光耀目,仅能用手遮挡,不足以为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