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以为一天时间就能把架子搭建好的,还是低估了这老宅子的面积。第二天我和老表也参与进去当小工,帮忙搬运竹子,一整天下来才全部完工。主要是后院那里难度比较大,那些倒塌的房间和相临的几间房,看着都很危险。后来还是决定放弃那个地方,宁愿安全点也别冒险了,等着叫挖机过来推倒好了。
如果说想最快的速度,肯定是让挖掘机进场,不用半天就能全部推平了。但是看着那些起码百年时间的青砖碧瓦,那些充满厚重感的木雕门窗之类的东西,实在不忍直接放弃掉。尽管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尽管能够利用上的可能性很小,只是遵循内心中的指引,能够保留多少就多少吧。
架子搭建好了,请的也不是建筑队的师傅们,而是按天算工钱的村民们。不止是本村的人,连周围几个村的人听到有活了,主动过来的。这样一来队伍就有点庞大了,算了一下居然有三十人了,想了一下还是全部接收下来吧。心里头想着,反正也就这几天的事了,工钱每人一天一百,也可以接受。
挖掘机也在一边待命了,主要是负责把那些重的木梁之类吊下来,上面的清理的差不多了,就负责把墙推平了。其他的人手有的负责拆,有的负责整理归类,更多的人手负责搬运。重的全部由挖掘机搬,他们也不用太过于废力气,不过一天下来也得累的不得了。这些东西太过于零碎了,单单屋顶上的那些瓦片,就得搬很多个来回了。也好在有这么多的人参与进来,人数少了,只怕更加累人了。
三四月份的天气干活还是可以的,不会太热也不会太冷。如果再过两个月,雨季到来的时候,干活就比较受影响了。想到这,赶紧请搭架子的师傅们,在外面的空地上再搭建个棚子出来。买了防水布盖上去,当成临时仓库使用,怕雨的材料,木头门窗之类的也搬了进去,等到之后采购的水泥也有地方可以摆放。
回来有半个月的时间了,能有这样的进度,已经是非常满意了。前院和中院能保留下来的东西比较多,花费了三天时间处理好,果然人多力量大。后院的后罩房挖机出动直接推倒,还是尽量的去把那些比较完整的东西捡到一起,剩下的就全部运输走,把整片场地清理平整。
接下来就应该是打地基了,工程队那边还没确定下来,说是需要图纸去评估报价。哪里像以前,把房子布局,工钱多少之类的和领头的人沟通好,剩下的就交给师傅们了。看来他们现在是与时俱进啊,开始变的专业化发展了。没办法草图我画出来了,变成图纸没那本事,还是得请专业的人来做才可以。
问了老表应该去哪里请人画图纸,他也不懂去哪里找。说是你要请的工程队是专门做仿古建筑的,不像普通的小施工队伍,所以才必须先有图纸,干脆找他们那边打听一下,去哪里请人就可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