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不知不觉间自去年英国驻哲孟雄(锡金)的政治专员怀特率军侵入西藏甲冈地区已经过去一年多时间。看到大英帝国就象吸饱血的蚂蟥再也没有其它动静,原本笼罩在西藏上空的紧张气氛终于云开雾散,当地的民众再次恢复古老而宁静的生活。
一直以来西藏都是相当封闭独立的小王国。虽然清王朝自雍正五年(1727年)即在此设立驻藏大臣,与大赖、**一起掌政西藏。不过,值此清王朝日益没落、英国佬不断蚕食之际,朝廷对这块高原之地的掌控力渐渐势微。
对于大赖而言,有裕纲这个婆婆就已经够郁闷的了,他当然不希望雄踞西北的南柯再来插一脚。大家都清楚英国佬早已退走,你们还不麻利点向后转齐步走呀。有此想法的人并非只有大赖等本土派,实际上驻藏大臣裕纲等中央派同样有些想法。
明知道英国即将再次入侵,南柯当然不会接受大赖等人的建议,中断国防道路以及通讯系统的建设。
因此,各种摩擦随之迭起,各施工队经常遭到当地民众之刁难,一夜之间很多建材不翼而飞。虽然南柯随后派遣了大批工程卫队维持秩序,可是对方的游击战实在让人挠头。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得,与他们讲道理更是对牛弹琴,搞地施工人员哭笑不得。不可避免,工程的进度就降了下来。
幸好东线穿行于茫茫大山,当地人比谁都清楚当前交通之艰难。因此,川藏线工程遇到的阻力倒不是太大。再者,眼下是岑春煊这个强势人物主理四川,官都杀得那些刁民有什么杀不得的。而且岑春煊可不是那些庸官,他当然清楚打通川藏线必然会提高朝廷对西藏地区的掌控力度。在收到南柯一千万大洋的高额赞助之后,整个川地都动了起来,奋战在川藏线上的川民不下五六十万。
由于新藏线一直穿行于经常上百公里不见人烟的西部高原荒漠地区,就是想阻挠施工也找不到人。再说了,这一地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领袖**的地盘。而**额尔德尼一直心向朝廷,他可大赖那么多道道。此前马福祥率军进驻阿里,就受到对方的热烈欢迎。
新藏线的整体施工条件比川藏线要好地多。在变形金钢与数十万军民的通力合作下,眼下已经修至托吉,正向萨嘎、日喀则方向前进。
说起来这三条线就属安多到拉萨最近,只有四百多公里,按理青藏线早就应该修筑到拉萨。不过,由于大赖等人刻意下绊子,当地民众极力阻挠工程施工。结果这一年多下来,青藏线才修到公塘,距离拉萨还有上百公里地呢。
就在西藏官方自以为天下太平之际,英属印度总督乔治·寇松向英政府发了一份电报:“西藏人在边界攻击尼泊尔的牦牛,并带了不少头回西藏,这是极具敌意的行为。”心领神会的英国务大臣回复:“就西藏人目前的举动看,陛下和政府认为不可能不采取行动了。”
10月,英国政府正式批准英国军队进占西藏江孜和拉萨的行动计划。随后,一支近万人的英国武装使团在大清与哲孟雄(锡金)的边境集结,并于10日正式集结完毕。至此,英军第二次武装侵略西藏的准备工作顺利完成,各部队正蓄势待发。
12月11日,英军司令官麦克唐纳少将亲自率领1150名英军精锐部队,携带野战火炮和马克沁机关枪等先进武器装备,翻过则里拉山口,向亚东峡谷挺进。英军先下仁进岗,并于14日一举占领春丕一带的边寨要地。
英军就近征用近2万头耗牛、马匹运送给养,进入气候恶劣的帕里地区。帕里海拔4360米,有着“世界最高城镇”之称,此时的帕里宗政府就建在这里。但是由于多年没有战争,这块要地竟无军队设防。英军很快就占领此地。
由于气候日渐寒冷,英军决定在春丕进行休整,准备对江孜发动进攻。一场暴风雪突至,气温急剧下降,英军少将麦克唐纳反对继续前进,荣赫鹏则不同意撤退。于是两人兵分两路,麦克唐纳率一路人马返回亚东,荣赫鹏则留在了堆纳。
在此期间,装备简陋的藏军死御强敌,毙伤英军官兵多人。但驻藏大臣裕钢却与狼共舞,下达了“沿途地方文武官,只能理阻,不准与英兵生事”的阻战命令,使藏军失去了一些有利的歼敌战机。
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南柯严令活跃在青藏线、新藏线、川藏线上的各支施工队伍,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进一步加快施工进度。至于威震天与擎天柱等BG,更是尽显真我的丰采。
不过,由于时已严冬,气温剧降,施工条件极端恶劣。虽然南柯投入海量的人力物力,这个施工进度还是无法达到他的要求。特别是川藏线山河纵横,不是挖隧道就是架桥梁,几乎把威震天和巨型工程机器人全部陷在这条道上了。
至于擎天柱,只好青藏线与新藏线两边跑,随时支援两地施工。为此,南柯不得不把飞碟贡献出来,暂时作为擎天柱的专用交通工具。好在两条线日益接近,而且飞碟时速够快,双方的施工进度倒没有耽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