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岛国,在秦朝时叫做东瀛国。
锐秦统帅赵一记得自己前世时,中学历史老师讲课时说过,秦始皇为求得长生,曾经派一个叫徐福的半仙道士带着八百童男童女东渡海洋,去蓬莱仙岛寻金丹去了。
后来这事究竟进行得如何,其实历史文献木有一点记载,另外,赵一的历史老师说什么担心自己的主观推测说的不准会误人子弟,因而在讲课时关于这件事,便是很自然地省去了N个字。
N个字,别忘了,N也是可以等于正无穷的。
换言之,那位老师啥都没说。
赵一当年从军入伍前,只好傻乎乎地在前世的历史穿越小说中寻求答案了。
经过赵一艰苦卓绝的一番浏览,一番钻研后,赵一神奇地发现了所有比较经典的历史穿越小说,凡是提到了这件事,都不约而同地如此写道,“徐福船队遇上风浪,船只严重损毁,只得在东瀛岛上停泊。没有完成任务的他便带着八百童男童女在东瀛岛上落地生根,从此过上了无忧无虑的皇帝神仙般的生活。”
真是如此么?
锐秦统帅前世有此疑问,穿越重生后也是困惑不已。
在南海郡暂时击退项羽、刘邦两大麻烦势力后,成功收编原大秦南方军团三十多万将士的锐秦统帅赵一派出一军,远征东瀛日本,为的不是宣扬国威和异域的美女珍宝。
此战略行动,正是为了开疆拓土,复兴中华。
这也是锐秦统帅赵一前世时毕生唯一的梦想,不过放在古代来实现倒也是无妨的。
初登东瀛国土的秦将为马伟,他年轻得很,比赵一还年少五岁,今年刚二十。
东瀛国跟秦国史官记载的不太一样,当马伟率领九千秦军顺利登陆时,他惊讶地发现,远处十里地,黑压压的一大片人马早就恭候在那里了。
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东瀛人了吧。
是敌不是友,如果是朋友的话,对方又何必骑着战马拿着战刀。
哪有这样的友人待客之道的呢?
所有上岸的秦军根本没有列好阵形,那只陌生军队便发动了强攻。
一时间,战马奔腾,如离弦的利箭,呼啸而来。
东瀛人马蹄急促的起落,与骤雨一般的鼓点互相呼应。骑士们伏在马背上,用盾牌遮住面门和胸腹,右手扬起战刀,用刀背狂抽战马,逼迫着战马使出最后一份力气。
战场之上几乎所有秦人都知道,此刻出阵拼杀,就意味着战死。
骑兵冲击步卒的防守阵地的确有优势,可是有优势也不等于没有伤亡,从刚才第一波冲突的效果来看,秦军的阵地严密,在冲散那些富有经验的锐秦老兵之前,很难有破阵的希望。、
东瀛大将毛里小舞狼高傲地看着自己忠心可靠的部下一波又一波地冲撞着秦军的战阵。
即使部下们撞得头破血流,混身伤痕累累,他也不会为之动容,反而却觉得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
东瀛军人病态的战争心理。
对面的秦军他们的确不知从何而来,但是他们一定会拿他们的心脏当做下饭的开胃点心。
东瀛人从古以来总是觉得由他们亲手发动酿造的战争最后总会胜利的。
可是在此之前,所有出阵的骑士都会死在阵前,用他的鲜血和骨肉冲撞敌人的阵地,直到敌人阵地裂开一条缝隙。对于那些冲在最前面的骑士来说更是如此。
他们只能用自己和胯下坐骑的身躯硬挡蜀军的弓弩,为身后的同伴争取一点冲锋的时间。一百多步的距离,至少会有二三十骑倒在蜀军的弓弩之下。人可以用皮盾遮挡,战马却没有披甲,只能依仗着身躯的庞大,多忍受几枝箭,多撑一段时间。
这些犹如弃子一般的他们的意义就在于这短暂的时间,而这些短暂的时间积累起来,就足以改变战局的走向。
骑兵对步卒,小阵一敌三,就是说用骑兵冲锋步卒的防守阵势,一个骑卒可以面对三个步卒,伤亡比例也非常相近。
现在这里有两万精骑,而秦军所有人虽然披挂整齐,战刀在手,但大部分战马还留在船上来不及带上岸。
马伟和将士们都清楚,在没有战马的情况下,他和这九千骑士中的大部分只能选择不占优势的步战,而且还得全力一搏。
否则必败无疑,胜利终将属于小日本。
可是对于那些在胜利之前,要用血肉之躯来消耗秦军战斗力的骑士来说,他们的意义就在于在死之前能换取多少时间,能杀死多少敌人。
生还,基本上是没有可能的。不管他们的求生信念多么强烈,他们也清楚自己已经走上了不归路。
没有了归路,东瀛骑士剩下的只有滔天的杀意,他们纵马奔驰,小心的操控着战马,希望在战马倒下时能及时的逃出去,不被战马压住,不被身后的同伴撞倒,尽可能地多接近敌人一点。
如果能再多杀死一两个敌人,最好不过。
最不济,那至少也能拉个垫背的。
东瀛军的步卒们同样如此。他们比东瀛骑士更加绝望,紧跟着骑兵的冲锋,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敌人的战刀,敌人的弓弩,敌人战马的冲撞,不管哪一样,都能置他们于死地。
可是他们也没有退路,不仅是因为他们跑不过战马,更是因为马伟正在让大批弓弩手以刀盾手为屏障疯狂射杀东瀛步兵。
失去步兵配合作战的骑兵,很快便淹没在了秦军的长矛兵和短矛投掷兵的战阵中。
战争状态下的东瀛人是没有保留一点人性的,哪怕是最原始的。
锐秦统帅赵一在这支秦军出征前就有过很严肃的训话,这些挨千刀的东瀛人,曾经在一个有五千多年悠久灿烂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里屠杀了几十万无辜百姓以及放下武器的军人。
赵一讲的正是他前世时的南京大屠杀,秦军将士虽然不知道该事件是个什么东东,但至少东瀛人邪恶残暴的“高大形象”是在他们内心中生根发芽了。
因而面对东瀛军人,锐秦军人没有一个会傻到放下兵器,爱护生命的。
此时此刻放下兵器,那爱护的才不会是自己的生命,最后只能便宜了东瀛军人,让他们的子孙后代来糟蹋我们中华民族的美丽姑娘们。
退无可退,不管是勇敢或是怯懦,所有锐秦军人都只能拿起武器,舍命搏杀。
“射!”马伟一声厉喝,弓弩手手中一排又一排的箭矢狂扫而出,这还不算嘛事,连弩车也再次开始咆哮。
“长矛手准备——”
躲在辎重车后的长矛手屏住了呼吸,将手中的长矛尾部插在泥土里,由后排的同伴紧紧的踩住,自己紧紧的握着矛柄,调整着矛头的方向。
长矛阵是对付骑兵的最佳利器,战马被长矛刺中胸腹,几乎没有生还的希望。
可是长矛刺入战马身躯时受到的冲撞力也非常惊人,仅靠双手是握不住的,必须把矛尾插在泥土里。
尽管如此,绷断的长矛还是会伤到它的人,非常危险。
密集的箭雨射在东瀛人冲锋的矢形阵形上,每前进十步,矢形阵就会被消去一层,冲在最前面的几百个骑士就会支撑不住,随着战马一起摔倒在地。
秦军的弓弩密集程度远远超过了东瀛骑士的预料,百十步宽的阵地上,射出的箭居然有上万发,所带来的伤害也让东瀛骑士胆寒。
可是他们没有退路,他们只能屏住呼吸,狂抽战马,尽可能的让战马冲得再快一些,用身体为后面的同伴争取一点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