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对决项羽之一终极对决项羽之一
消灭嚣张的波斯强敌薛西斯和南方所有的起义军反贼终究只是个时间的问题。
而在此之前,锐秦统帅赵一决心用大战役大兵团对决来打败不败的东方传说——旷世战神项羽小羽哥。
而项羽,继大楚怀王被擒杀,他的叔父项梁公病危逝去之后,在范增的支持下自立为西楚霸王,统率复辟楚国在南方的十数个占领郡县,数十万兵甲继续同锐秦王朝抗衡。
这会儿,赶上了赵一的媳妇赢禹真十月怀胎了,再过两个月,这龙子也该出生面世了。
而赵一正考虑着,要给夫人赢禹真,和取名为赢振翼的儿子献上喜得子满月的大礼。
于是乎,赵一集结除象牙关战场之外的各路锐秦军六十万人,骑军二十万,步卒三十万,十万水陆兼能的楼船士水军。
他和刘庆、韩信、以及从象牙关战场调来的副帅王离选择在低山丘陵分布极广的衡山郡与楚军决一死战。
至于象牙关战场之上占有地利之险的的五十万锐秦守军,则交给王马二位护军大将军兼任护军都尉以及一干精锐部将都尉等军官则可应付薛西斯和他残存的七十万野蛮人了。
而收到潜伏细作来报,得知赵一大军全线同时开赴衡山郡的项羽和范增,则是倾全国之兵力来迎战锐秦军。
方圆九百里的衡山郡。,集结了超过百十万人的军人。
擒龙先斩首,范增献计,先投入二十万楚军,集中力量解决掉赵一这一路十万步骑的中军。
当赵一和他的中军遭遇了项羽的二十万楚军的伏击时,其他各路锐秦军皆是在各处战场之上遭遇了楚军大规模的反击或是遭遇战。
一时间,七十万楚军对阵六十万锐秦军。
秦楚二军各处战场皆是首尾不能相顾。
锐秦军中路军战场,他们的表现关乎全局的胜败。
项羽和范增也清楚这一点,因而他们皆是身披重甲身先士卒,和锐秦军前锋鏖战正酣。
兵士血拼,战将单挑。
锐秦将军黔布深知面对项羽此等奇葩大力士,只能与之巧妙缠斗,而不能正面对决,双腿一夹马腹,策动赤风驹带着霸王项羽绕起圈子来。
霸王项羽撵着这一人一马绕着空旷的战场整整一周,早已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见那匹红马依旧在前方悠哉悠哉地前行着,不禁停下脚步怒喝道:“你这小娃娃,跑甚?何不堂堂正正地决一死战。”
黔布拨转马头淡淡一笑,一副理所当然地样子道:“在下打不过你,不跑作甚?”
霸王项羽喘着粗气道:“那你可是要投降?”
“胜负未分,岂能投降?”黔布坚决地摇了摇头,“你还是接着追我吧!”
“啊呀呀,气煞吾也!”黔布愤怒地一声咆哮,甩着沉重的大步紧紧跟随而去。
一通厮杀惨烈的大战竟变成如此闹剧,确实大出人们意料,当天空的太阳明显偏西时,反倒是黔布这厮已累得坐在地上喘气休憩,大睁双目望着那不疾不徐兜圈子的银甲骑士,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楚霸王项羽眼见时机已至,勒马停下右手一举,突兀一声暴喝:“擂鼓,大军压上,击溃秦狗中军!”
闻言,出军战阵顿时一通欢呼。锐秦护军都尉杨文若微微一怔,竟觉得这声音有几分熟悉,来不及细想,转头吩咐中军司马道:“抬一面战鼓来,本将要亲自为我锐秦军勇士擂鼓助威。”
“诺。”中军司马高声应命,吩咐数名小兵抬来一面架在木架上的战鼓,又恭敬地将两根红绫包头的鼓槌递给了他。
杨文若解开战袍披风,露出轻便贴身的黄金软甲,双手接过鼓槌击在战鼓上试了一下音,猛然亢声喝道:“锐秦军勇士听了:本将乃护军都尉杨文若,今日在此亲自为勇士擂响战鼓,愿君万夫不当所向彼靡,为我锐秦王超灭此反贼!起鼓——”
高亢的尾音方落,他深深吐了一口气,手中鼓槌猛然砸在了牛皮战鼓之上,一番猛男豪气看得周边将士佩服不已。
“咚……咚咚……咚咚咚……”沉雷般的鼓声一下一下击在杨文若心头,当真是激发豪情催人热血。
长吁一声,黔布他在心中默默道:“也罢,就让此场大胜,来偿还之前对我锐秦的侵犯。”说罢一抖马缰,单臂抡起斩首大刀离弦箭一般向楚霸王项羽飞驰而去。
见到独臂将军黔布终于肯应战,西楚霸王项羽不禁精神大振,一通嘶声大吼,拎起他那柄折服了无数的师奶少女的玄铁大刀就迎了上来。
转眼之间,两人已如山岳巨石般撞击在了一起。
只闻“嘭”地一声闷响,黔布手中的斩首大刀如出海蛟龙般飞掠而起,准确地架在了西楚霸王项羽斜劈而来的玄铁大刀上。
强力相撞,两人脸色皆是一变,楚霸王项羽显然没料到这看似弱不经风的残障秦狗竟有如此臂力,不禁暗暗惊诧,间不容发之际“喝呀”一声大喝,手臂虬结的肌肉骤然胀大,一股汹涌澎湃的大力骤然压将上来。
黔布丝毫没有慌乱,双手一卸,斩首大刀月牙上的直刃顺着树干“噗嗤嗤”巧妙滑过,一片木屑残渣中,胯下赤风驹猛然一声嘶鸣,后腿用力一蹬地面,带着主人纵跃而出,堪堪躲过了这凌厉无匹的一击。
楚霸王项羽手中树干无可收煞地击在地上,一片弥漫的尘土中,黄土地面顿时被砸出了一个大坑,可见其力道当真非凡。
再看黔布,人已是在三丈之外。楚霸王项羽又是猛烈暴喝,粗长的玄铁大刀在头顶舞成一个大圆圈,高大壮硕的身躯急冲俯前,闪电般向他横扫而来。
听到背后“呼呼”风向,黔布知道这一击只能避开,不能硬接,双腿一夹马腹,赤风驹已是心领神会地向前疾冲,轻而易举地避开了横扫而来凌厉钢刀。
正和楚军兵士血斗的锐秦军见已方战将处以劣势,不禁猛烈地摇晃战旗嘶声呐喊助威,杨文若擂鼓之声也是愈来愈快,犹如惊涛骇浪一般惊天动地。
黔布倒拖斩首大刀绕着楚霸王项羽飞奔一圈,又冲回阵中勇猛厮杀,但见漫天刀影顷刻而出,点点银芒鲜花般地蓦然盛放,以两人为中心的三丈之地顿时气劲交集风声肆掠,斩首刀与玄铁大刀钢刀的交击之声不绝于耳。
两将好似棋逢对手般酣战愈烈,黔布胜在灵巧轻捷,而楚霸王项羽则因蛮横大力而略占上风,转眼便斗了百来回合。
恰在此时,黔布仰身马背躲过呼啸攻来的一击,手中长戟向上疾刺而出,寒亮的刀尖直取楚霸王项羽胸腹。
楚霸王项羽人像一头狰狞凶恶的雄狮般暴喝咆哮,身躯向后弹开躲避的同时手中玄铁大刀从上猛挥而下,“嘭”地砸在了斩首刀之上。
黔布钢牙紧咬全力格挡,尺长的刀尖深深地楔入玄铁大刀的夹缝中,完全是一副比拼膂力的斗法。
只听一声响彻天地的大吼,楚霸王项羽双眼凸出,眼珠血红,全身肌肉如巨大石块绷紧凸显,竟是再次发力,压向斩首刀的同时手中树干猛力一绞一甩,木屑溅飞下,只闻斩首刀当啷一声脆响,刀锋竟被由绝好的精钢制成的玄铁大刀生生绞飞脱落,箭矢般飞向了长空。
赤风驹不堪如此重力压顶,前蹄一曲,向前踉跄数步,悲鸣一声滚倒在地。
斩首折断,战马倒地,黔布情形顿时大险,他身旁和楚军步兵厮杀惨烈的亲兵们顿时面色惨白双目大睁,紧握的手心中一片温热汗迹。
黔布跌下马背踉跄倒退了数步,拿着一杆没了刀头的斩首刀错愕愣怔,显然觉得事起突然。
楚霸王项羽人眼见机不可失,嘶声一吼大步踏前,十尺长的玄铁大刀裹挟着凌厉的力道和呼啸的风声朝他斜劈而下,眼见就是被砸成血肉的结果。
那一霎那时间仿佛静止,瞪圆双目的士卒,停滞不动的旌旗,拖沓沉闷的鼓声……摆动的鬓发轻轻掠过额头,黔布的眼睛猛然亮了。
他右腿向着地面用力后蹬,身躯已是借力向后弹开,劈来的树干以毫厘之差“咚”地一声砸在了坚实的地面,一个丈宽大坑在气劲卷起的旋风及飞扬的尘土中凹陷而起,还未等楚霸王项羽错愕回神,眼前形势已是大变。
就在这间不容发的瞬间,项羽小羽哥动了,快如凌厉闪电,势如疾风骤雨,灵如矫捷猿猴,双腿顺着拄地树干蹬踏向上,一踩铁塔巨人毛茸茸的手背,整个身体鱼跃而起飞上他的头顶。
黔布愕然抬头,但见小羽哥犹如一只展翅大鹏般凌空飞起,右手伸出稳当当接过空中一道莫名亮光,还未等他回神,亮光已如长虹贯日般至上而下楔入了他的双眉之间。
一阵撕心裂肺的凄厉哀嚎声中,锐秦大将黔布眉心处鲜血骤然涌出,剧痛朝水般瞬间流遍全身,他不能置信地张了张嘴巴,眼神瞬间呆滞转黯,庞大的身躯大山般轰然倒地了。
七八名手持大斧的锐秦兵扑到小羽哥三丈开外,齐声怒喝,手中大斧从不同角度掠了过来,下手之狠辣一看便知是要置他于死地。
小羽哥冷冷一笑,双腿一磕,胯下千里驹竟凌空飞跃,宛如一道银白电光般腾起数丈,一片光彩夺目的戟影倾刻而出,马下的锐秦兵们只觉眼前银光点点,待他们想看清楚一点时,无一例外地兵器脱手飞出,喷血哀嚎退后,竟不能阻挡这一人一骑分毫。
再看楚将项庄,一杆红缨枪沉稳中透着霸气,灵动中带着稳健,如果说小羽哥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那么项庄便是一片内敛莫测的深潭。
只见他纵马冲入锐秦军兵将战阵中间,长枪一摆一扫,幻化出万千道让人琢磨不定的残影,每个与他擦身而过的山贼均被他挑飞远跌,掉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一看便知道非死即伤。
眼见着一刀一枪如此凶猛,嗜血成性的楚军顿时被激起了凶性,将一些锐秦军将士围住拼命厮杀,呼啸的箭簇,闪亮的长刀,森森的矛戈,凌厉的大斧纷纷向着他们招呼,片刻之后竟围满了整个锐秦军步骑营四千人。
锐秦军行军司马喜乐来一戟挑飞了三个呼啸冲来的楚将,骤然勒马护住杨文若左面,手中双戟又是一个横扫,几个欺身上前的楚军又是惨叫后退,乘着闲暇,他一瞄战场,对杨文若高声说道:“文若,楚军肯定不止二十万,他们越聚越多,先杀出去如何?”
“好,某来开道,你与杨翁子老将左右护住战旗先退。”说罢,杨文若拨转马头,便要策马上前。
喜乐来急忙摇手道:“将士们需要你。开道还是双戟最为合适,我来便可,”说罢抽出马鞍上青铜刀,倒插背后,左右手各持双戟地当先厮杀而去。
宛如一只白额猛虎扑入羊群,喜乐来神威大显所向披靡,右手画戟上下翻飞,左手刀戟纵横飞掠,挡在前面的楚军兵将就象稻草一样被他一层层地割倒在地,竟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
行至被围锐秦军残部战阵,周边的楚军竟是越来越少,杨文若顿觉压力大减,右手抬起一挥,身后三骑急忙跟随他策马前冲,片刻便飞到了山脚之下。
惊魂未定的一名锐秦偏将驻马气喘吁吁地开口道:“你,你们,当真厉害,竟真的杀了出来。”
喜乐来手中双戟一挥,傲然笑道:“这有何难,即便在杀一个来回也是如履平地。”说罢又望向景云道:“杀了一群楚军,也算为黔布大哥报了血仇,总算不虚此行也。”
见到项庄和孙叔通分别带兵往这边杀来,杨文若脸色微微一变,对几名锐秦都尉吩咐道:“尔等先找一处隐蔽之地等我们,我与乐来带一队兵马去去便来。”
将士闻言点点头,调转马头去了。
重上军都山,先走一步的喜乐来早就没了踪影,杨文若担心他鲁莽出事,心头不禁暗自着急,不停催动名驹加速狂奔,希望能在赶到楚军战阵之前拦住他。
刚至楚军步骑战阵阵门,却见密密麻麻的楚军将一骑围在中央奋力厮杀,正是单枪匹马的喜乐来。
见状,杨文若顿时一声撼天动地的虎吼,挥舞着手中双锤纵马而入,面对密集堵截的敌人抡起便是一锤,当先五人立即脑浆飞溅,应声毙命。
四周楚军军官见他们又杀了回来,不禁大为愤怒,顿时挥舞着手中武器呼啸冲来。
杨文若怒吼连连,一双短锤舞成了一个圆圈,铁锤所到之处,金铁撞击脑瓜子的沉闷声不时响起,既朴实无华又凌厉无匹的招式完全没有任何花俏可言,其势如千军万马直入敌阵,所经之处楚军兵将翻飞,血肉模糊,如同一尊不败战神般走马于层层叠叠的尸体之间。
获得重生的喜乐来纵马紧随,双戟横扫犹如跃空之天龙,左面五六个舞刀上面的楚军立即带着一蓬血雾惨叫飞跌,招式再变,双戟纵横舞动间又吞吐不定起来,漫天刀影在一瞬间暴起暴出,宛如千万条银蛇四散摆动,行云流水的招式流转间前方所有楚军顿时魂飞魄散,想要后退逃跑,却被刀影紧紧锁住,无一例外地溅血跌开。
突入重围,两人终于与后头来援的锐秦军步骑队会合,分别护住了杨文若他的左右两侧。见喜乐来依旧沉着脸奋勇厮杀,吴玄不禁高声问道:“可否找到楚军的指挥大将?”
“没。”喜乐来嘴里不爽地吐出一字,刀势顿时大展,左挑右刺瞬间又连杀七人,乘着闲暇急忙转头道:“兴许落在时才那个主阵内,只能杀过去再说。”
杨文若双目一扫,见主阵还在左手一箭之地,反手一锤劈死了身后一个正欲偷袭的楚军裨将,拨转马头道:“既然如此,我们送你过去,走。”
说罢脚跟一踢马腹,名驹引颈长嘶间飞纵而出,锋利的双锤向前橫掠,十余个挡在面前的楚军张嘴发出了一声声凄厉惨嚎,身躯就像木桩一般突然向四周翻飞出去。
两人带着三千勇士从容走马,勇猛厮杀,兵器起落间又留下了一路血流尸体,悍勇无比的楚军们终于被他们杀怕了,再也不敢向起先那般不计生死的无畏上前,纷纷围在兵器范围之外,喘着粗气犹疑不定地打量着他们。
喜乐来嘴角扯出一丝冷笑,倒提刀戟策马前冲,围在前面的楚兵们皆是不约而同地躲避退让,直当当让出一条路来。
来到主阵前,杨文若示意喜乐来入内,便与喜乐来一左一右驻马守在己军步骑队的冲锋人群两侧。片刻后,喜乐来大步走出,手中已多了一颗闪闪反光的楚军战将头盔上镶嵌的宝石,对着杨文若等人惊喜笑道:“找到了,走。”
杨文若微笑颔首,待喜乐来上马后率先策马而出,四周黑压压的楚军还是像起先一般根本不敢阻拦,马行之处纷纷避让,直到他们冲到战阵阵门,也没有胆量再次进攻。
一个时辰后,矗立在战车上的项庄和孙叔通双眼骤然亮了。遥遥望去,只见红色军阵在玄黑色怒朝的冲击下已是慢慢后退,摇曳混乱的旗帜早已没有了起先的林立整肃。
见状,他两人微微一笑,右手一举高声道:“传令,中军大阵出动!后备队不留,一举破敌!”
随着红色大纛旗向前飞掠摆动,中军最为精锐的两万重甲步卒踏着隆隆鼓点呼啸呐喊着扑入了敌阵,不消片刻,一队锐秦军拼命维持的防守阵势瞬间瓦解了,艰难死战的玄黑色军队渐渐退到了山麓之下,烟尘弥漫尘土飞舞遮住了楚军阵后的峡谷山道,整个战场一片朦胧。
矗立在韩信身旁的护军都尉方法不禁一愣,上前禀告道:“大将军,烟尘四起视线不清,楚军后阵不明,当提防有诈!”
闻言,韩信冷冷一笑,摆手道:“在我军压倒性的优势前,楚军能有何花样可言?传令下去,令两万后军快速推进包围楚军,千万别让楚军跑了。”说罢,脚下一跺,驷马战车裹挟着烟尘风暴向前磷磷奔去。
楚军在烟尘的掩护下且战且退,渐渐退入了峡谷山道之中,旗帜阵形已是散乱不整,然则虽是撤退,却是退一阵杀一阵,那一面红色的楚字大旗与小羽哥的王旗始终在前方不紧不慢若隐若现地飘飞着。
陡然之间,惊天动地的战鼓声沉雷般响起,一片红色海潮从锐秦军后阵铺天盖地地席卷而来,锐秦军大阵一阵凄厉号角,后军军士卒大肆呐喊:“快跑啊,楚军援军来了!”便一队队消失在了烟尘弥漫的峡谷通道之中。
见后军溃散撤退,锐秦军凌厉的攻势也停了下来,士卒们齐刷刷地停在了道口面面相觑犹豫不定,不知道该继续追击还是该结阵待命。
“为何不继续追击?”驷马战车哗啷飞至,韩信当头便是一句责问。
“大将军,地形不明,不敢贸然追击。”一个浑身浴血的都尉高声道。
“斥候长军候何在?可知此山地形?”韩信刚刚一声嘶吼,便见一骑远远奔直,留着山羊胡子的斥候长军候策马上前拱手道:“大将军,此山名为天马山,呈西北至东南走向,乃桐柏大复山余脉,外虽高耸险峻,然则山内却平缓易行,这一条山道穿过山腹直达韩宝县,还算宽敞通达。”
韩信稍一思忖,断然挥手道:“既然如此,全军急速追击,务必要将叛军围歼于山谷之内。”
中军都尉脸色骤然一变,上前拱手劝阻道:“启禀大将军,此山道虽宽敞通达平缓易行,然则毕竟地势不明,如楚军是故意引诱我军入内,后果必定不堪设想。”
“故意引诱?阁下何其荒谬也!”韩信瞬间沉下了脸,手中马鞭一圈战场高声道:“难道这遍地的楚军尸体也是敌军故意引诱而有意为之?”
中军都尉脸膛涨红,羞愧道:“大将军,在下只是推测,楚军撤退得颇为奇怪,应先派斥候飞骑探明山内敌情再做打算。”
“等斥候探明情况,楚军早就逃跑跑了!”韩信怒不可遏地一声大吼,一挥大手道:“多说无益,传令下去,全军继续追击!”
顷刻之间,三万锐秦军蜂拥进入了峡谷山道内,骑兵在前步兵随后,密匝匝玄黑色军旗玄黑色盔甲在绿莹莹的峡谷中分外耀眼。
一旁的方法指导韩信求战立功心切,便也不好多说什么,于是他派出数十名军吏飞驰在山间小道,一方面侦查地形查看是否有埋伏,一方面居高临下向士卒们高喊:“擒获楚军战将者,封千户赏千金!”锐秦军顿时精神大振,争先恐后向山腹深入疾驰而去。
半山腰的高崖上,白甲白袍的武涉和周殷正矗立在呼啸的山风中远远遥望谷口,当见玄黑色的甲胄旗帜犹如黑色风暴般从山谷口汹涌而入,不禁一阵哈哈大笑,回首高声道:“范增上卿当真妙算,锐秦军的淮阴侯果然追击而至。”
一身青色布袍裹着干瘦身躯的老者从树林中走了出来,手中羽扇轻摇带起了颌下三绺长须风动,古铜色的沟壑脸膛上却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这人正是秦末乱世第一谋臣范增。
细细一通观望,青衣老者淡淡开口道:“死伤两万余,终于将锐秦军引进了峡谷,也算值得。”说罢,转头望向楚将武涉和周殷沉声道:“埋伏大军可部署妥当?”
两员楚将颔首道:“依照上卿吩咐,调动了我等所部的七万军队及大王直属的四万主力军,除了我部剩余的两万大军诱敌,九万军队埋伏在了长达十里的山间丛林内。
青衣老者沉吟思忖片刻,断然一挥手中羽扇:“我们楚军兵力分布于各个战场,此处战场只有我部军有两万骑兵,不能浪费于此地,传令利己将军,立即率领两万骑兵绕道锐秦军身后,封堵谷口,务必不让一人一马逃脱。”
两员楚将顿时一怔,错愕开口道:“上卿难道是想在这条山道中全歼齐军?”
青衣老者嘴角一抽搐,一丝笑意瞬间泯灭在了脸上的沟壑之中:“两位将军有所不知,这次秦狗赵一意外派出淮阴侯韩信领兵而非骁勇善战的王离亲来,实在是我西楚的天赐良机,如能大胜一场,必定会前所未有地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只要过了这个关口,前方皆是一马平川任我叱咤,就算是相邻之州郡也会在我楚国大军面前毫无还手之力,我大楚可在锐秦第二次讨伐战来临之前巩固势力发展军事,乘乱攻取南方郡县,届时必定能崛起于南中华与锐秦分庭抗礼!”
一番娓娓述说,历来桀骜不驯的周殷和武涉不禁对这个干瘦老人肃然起敬,是他首先提出了攻陷江东秦国兵营乘机揭竿起事,是他下令兵分三路攻占南郡发展壮大,也是他在荆山下指挥大军击败了秦国的敌方军队建国立制,如今又是他布下奇谋,大胆地将锐秦军诱入了埋伏之中,此等满腹韬略决胜千里的谋臣气度犹如巍巍大山般展现在了所有楚将面前,如何能不让他为之心折敬佩?
山道上,韩信完全被振奋和骄傲所淹没了,他不停催促着全军加速前进,暴风骤雨般向山谷内隆隆压来,不消一刻,便看见了前面逃窜的叛军士卒,散乱的旗帜和毫无章法的乱军洪水般汹涌,满地皆是丢弃的盔甲、遗落的兵器、满载的辎重。
“弟兄们,为我任瑞琴,杀光反贼,冲啊!”战车上的韩信呛啷抽出腰间青铜长剑,驷马高车哗啷一声当先飞出,磷磷隆隆地衔尾追去。
韩信的两千护卫亲兵早已被汹涌奔突的友军冲击得四零八落,此时护在他身边的也不过区区百余人,见主帅催车急追,亲兵们无不大惊失色策马跟随上前。
就在这间不容发的当儿,山腰战鼓如同晴天霹雳在头顶炸响,滚木礌石排山倒海地从陡峭的山坡上隆隆涌下,铁簇箭尖利地啸叫着,如急雨般飞来。
瞬息之间,当先飞驰的驷马战车陡然一阵猛烈摇晃,雄峻奔腾的四匹战马立即被飞蝗般的长箭无情洞穿,战车上的韩信还未回过心神便一个趔趄栽倒在道边,他迷茫无措地站起身子惊愕打量,恰恰第二波箭雨奔袭而至,转眼身旁卫兵便被射成了满身带箭的刺猬。
箭如疾雨,石如飞蝗,山道上的锐秦军被突如其来的埋伏偷袭打蒙了,凌乱的骑兵与慌乱的步卒顿时拥挤践踏,人仰马翻者不计其数。
在锐秦军尚未清醒之时,山腰密林中突然黑森森地挺出一排排两丈多长的粗大长矛,楚军已是裹挟着猛烈的箭雨,汹涌呐喊地从两面山坡猛扑而下,转眼便与混乱拥挤的锐秦军杀在了一起。
连绵冗长的山道已将这近六万锐秦军拉成了十余里首尾不能相顾的玄黑色长龙,士卒找不到本部武将,武将亦看不到麾下士卒,加之主将韩信貌似骤然身亡,号令指挥系统彻底瘫痪,根本不能组织起有效的反击,面对漫山遍野的被动挨杀,锐秦军们唯有死战突围可选。
经过三个时辰的激烈搏杀,三万锐秦军折损大半,但也终于冲到了山道出口,堪堪喘息几下,却听见一片奔雷般的马蹄声响彻天地,整肃的玄黑色大阵席卷而来铺满了整个原野,锐秦军援军中最为精锐的两万骑兵赶到了谷口完成对埋伏楚军的合围。
当那隆隆战鼓雷鸣般漫山遍野滚动时,当被围锐秦残军军喊杀声铺天盖地扑来时,当黑压压的骑兵群万马奔腾压顶而来时,剩余的楚军已经彻底绝望了。
眼见必死,锐秦军挥舞着刀剑长矛拼死突围,毫不退缩地与援军并肩作战鏖战在了一起。
夏日的残阳吻上原野,这场空前惨烈的搏杀终于结束了,漫山遍野皆是红青交织狰狞恐怖的尸体,锐秦军的欢呼声响彻山谷原野,反过头来,六万楚军就这样被全歼在了这个平淡无奇的地方。
大战过后,剩余的三万锐秦军在副帅王离的带领下开到了后方,会同留守的两万军队对大举进犯的项羽军开始了排山倒海昼夜不停的进攻。
此刻恰恰武僚驰援项羽的两万楚军到来,王离和装过死一次的韩信立即分兵各自二点五万黑压压地迎了过去。
王离身经百战久历战阵,虽已知道前头四百里地的战场中六万步兵大军北欧项羽军杀得覆灭的消息,但也沉着应战从容对敌,激战三天堪堪保得己军战阵不失。
然则韩信毕竟是内明审势之人,心知单凭自己这点兵马是守不住这己军战阵孤城的,匆匆找来护军都尉方法商议,便乘着朦胧的夜色从容撤出了己军战阵,退至险要关隘驻守。
小羽哥自然不想就这么轻易放过秦狗王离,在他的指挥下,自己所部剩余的六万楚军继续拼命顽强地改变阵形合围想要制造包围圈,进一步拦住王离,但王离以及所部的拼杀强度和血性一点也不弱于他们,这也很好理解,毕竟他们之前算得上做了逃兵,现在既然要回来必然要做一些什么,而既然选择了帮助韩信,自然也要做到最好,绝对不能够让楚军他们再干扰到韩信的谋划了,更何况这么多日来休整,以逸待劳之下,此刻他们的战斗力也绝对要比这支基本已经杀人杀到手软了的楚军要好得多。
也就是这样,在过了一会儿之后,在韩信、方法一干战将等人的帮助下,小羽哥终于从容绕过了他们,继续走上了寻找赵一主力决战的路途。
………………
赵一所在的山头阵地,人海密集,密不透风。
秦楚两军所有将士,惨烈的交战仍在继续,项羽军明显后力不继,随着大量战车被毁,士兵死伤累累,他们的攻势弱了下来。
这帮打了几十个时辰的楚军无论是装备、战力,他们远不是赵一主力所部的对手,他们唯一的优势便是数量。
然而士气受挫之下,任凭阵后督战队如何挥刀喝骂,很多大楚军士兵仍然故意放慢步伐,不肯上前送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