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
有悠扬动听的琴声在林间穿梭流转,琴声所过之处皆留下浓郁的生机,令原本有些枯黄、颓势的草木瞬间焕发生机。
显然,弹奏者是个在音律之道上的大方之家,且有着高深的修为。
苏乔松寻声走去,却瞧见一个温文尔雅、不见烟火气的儒生在弹琴。
苏乔松瞧见那儒生腰间系有黑绶玉佩,便向那儒生作长揖,而后静立一旁,不敢惊扰那儒生。
书院兴于周,周尊赤故以赤绶为贤人用,秦尊黑故以黑绶为君子用,隋尊黄故以黄绶为大儒用。
至于其他儒生,可用青、白二色。
圣人逍遥,随心所欲,不定。
其实,这样的绶带之规于周朝便以定下,至于为何会更好与后世王朝所尊正色相符,也无从得知。
片刻。
君子已经弹完一曲,苏乔松也因琴声中止惊醒。
“如何?”君子缓缓的开口道。
他弹琴时,一般无人会走近,大都怕惊扰了自己,怕自己以琴入贤的机遇被打断。
除非书院有要事。
但很显然,这个小娃娃并不是书院派来寻自己的,而是寻着琴声找到这里的。
面生且不知他弹琴时不可近者,他只能想到一个人了。
白衣圣人的弟子。
“弟子不通音律,不敢妄加评论,但弟子能感觉到琴声很让人舒服。”苏乔松正色道。
“倒是会说话。”君子轻笑几声,又招手让苏乔松过去。
“我今日看你顺眼,你若能答我三问,让我满意,我便教你琴艺。”
“你可要真的,这世间多的是人想跟我学琴,但我通通拒绝了,你要好好把握机会。”
显然,这是被顾书里预定上,苏乔松蹭琴艺的洛君子,苏乔松心上人的父亲。
但苏乔松并不知。
“师长问,弟子自当回答。但弟子不通音律,恐君子失望。”
不得不说,苏乔松因为珍惜读书人的生活,所以礼仪等方面一直把握得很好。
这无疑让洛君子对苏乔松印象深刻,他之前也听过自家女儿说过,这苏乔松曾流落街头,在市井生存还能如此也是难得。
“我不问音律。”
“何为儒生?”
“古儒为炼气士、贵族祭祀、庙堂儒生,今之儒便指书院读书人,为天下之人,百姓赞誉者。”
“依我而言,儒者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声音落下,有白莲在四周凭空绽放,有惊雷在空中炸响,有龙吟凤哕,更有天地伟力将这句话从扶苏山传达到天地间,让世人都听见这句话。
扶苏楼里,顾书里听见自家学生的声音,不仅没有高兴,反而轻叹一声。
“弟子引来天地异象,何故叹气?”姬百辞总觉得顾书里有什么心事。
“乔松不应出现在他们视野里。”顾书里说了一句无厘头的话语,但姬百辞却听懂了。
“所谓无需演戏,不过成执棋者,何惧?”
“非也!破棋者。”
听了顾书里的言语,姬百辞也没有再问下去,而是拍了拍顾书里的肩膀道:“若是如此,四院以死护道。”
天地间,其他人有各有反应。
百姓是高兴的,那一直帮助他们的书院引来这般天眷,喜矣!
大隋深宫中,有垂帘听政之权的太后却吩咐宦官,造访秦时书院。
……
“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