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太后一行人刚刚到扶苏山脚下时,两位圣人已经知道了,并且听着太后在知客阁的说辞。
而洛君子离去请教圣人不过是装个样子,毕竟圣人监视太后、陛下在扶苏山上的一举一动说出去有点大逆不道。
对于太后的说法,顾书里同赵岂敌商量了一番,他们对此是半信半疑的,也就是太后让这年幼的皇帝拜入书院肯定是有其他目的的。
而此前说想要拜访引来天地异象者不过是一层拙略的算计,太后怕是知道我们会对元帝拜入书院有疑虑。
故而先说拜访引来天地异象者,后说元帝拜入书院之事,让人以为她是借拜入书院来打探天地异象。
四大书院的哪个圣人不知王朝崛起的龌龊事?没人揭穿罢了,也是不敢揭穿。
“师兄,你跟太后熟,你出面。”顾书里推搡了赵岂敌一下,这天子入书院要拜师当然不能拒绝,而且肯定不能随便找个人当师父。
这不,正好我这便宜师兄跟太后老熟人了,当她儿子的师尊正好。
“不去!我都两个弟子了,你才收了乔松一个人,你去。”赵岂敌自然是不愿意收这个烂摊子,任由你顾书里推搡,我自佁然不动。
“书画我出,你去搞定这件事。”
那天顾书里替赵岂敌许下“秦地官吏富人,愿济百姓不饥寒者,可于秦时书院寻赵岂敌要字画!”的诺言,这不,为了让赵岂敌出面,顾书里入了自己挖的坑。
“一言为定!”
“我顾书里一诺千金。”
两个圣人就这般儿戏地安排了堂堂大隋元帝。
“小洛,走吧,一起去见见我这少年皇帝。。”赵岂敌笑着拍了拍洛君子的肩膀,然后大步走向了知客阁的方向。
洛君子急忙跟上,顾书里脸上的笑意逐渐消失,真是多事之冬啊。
“赵岂敌见过太后,见过陛下。”谪仙人踏入了知客阁,稍稍作揖。
“赵圣切莫多礼,况且天都都要拜入书院了,以后对圣人还需执弟子礼。”太后三言两语,就将元帝说成是要拜赵岂敌为师,让赵岂敌不好不收元帝为徒。
赵岂敌也无所谓,反正也是要自己教导那少年皇帝的,不过真的收徒却是不可的,这不就是让秦时书院与大隋扯上关系了吗?
所以,教导归教导,不收徒。
“太后言重了。陛下拜入书院乃书院荣幸,至于拜师一事,太后无需担心。”
“秦时书院以达者为师,以友为师,以天下百姓为师。只要陛下好学多问,总是能学有所成的。”
赵岂敌笑着,然后看向了这个到了书院就从未开口的少年皇帝。
元帝,名为天都。
此行书院,少年皇帝并没有身穿华服,只是普通的富贵人家衣衫,于宫廷而言普通至极,不过寻常人三五年之用。
杨天都尽力保持着一副仪表端庄,不苟言笑的模样,但还是掩盖不了年龄带来的青涩感,颇有一种小孩装大人的感觉。
小时候,爹爹除了给他讲墨家游侠的事迹外,还尝尝说到儒家,说到书院,爹爹还说了,他要拐个大儒回这朝堂上,要是他没做到,就子承父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