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叫典韦!”杨林惊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如果昨天没有救他,曹操便少了这个绝代猛将?岂非改变历史,那自己如何来此?
蔡元他傻呆呆坐在地上,便道:“文庸,此人名字你以前听过?若此人是歹人,不若我等……”
杨林见他目露凶光,忙摆手道:“大哥误会了,我未曾听过,只是我自己心悸,并非他之过。”
那典韦此刻也是浑浑噩噩,片刻后又昏睡过去了。
至此,杨林众人就将典韦放在辎重的车上,继续上路。又过了一夜,典韦渐渐恢复了神智,知道自己是被杨林救活的,感恩之余便和杨林众人讲起自己受伤的经历。
原来典韦是陈留己吾人,家乡有个好友,后来好友将其妹许配给了典韦,其妹姿色俏丽,被家乡一恶霸叫李永的看上,便乘典韦上山打猎之时,到典韦家中将其妻子奸杀,又在典韦家中做下埋伏,待典韦归来时再行杀害。但不料典韦勇猛无比,脖项受了致命一刀,仍然连毙五人,只身逃脱。李永手下惊骇典韦的勇猛,不敢追赶。
杨林众人听得典韦遭逢如此惨事,均很同情。杨倩恨得咬牙切齿,巴不得现在就回头替典韦报仇。
蔡琰本来惧怕典韦的长相,此刻也露出痛心之色,看眼前这个恶汉也不是那么忌惮了。
蔡元见典韦面容虽恶,但眼神清澈,型容憨直,知他所说之事必然无虚,便和典韦商量:“我等众人要远赴江东,若你无处可去,可暂时随我等同往,回来之时,你身体亦康复,再去报仇不迟。若不愿去,我们便在一处将你放下,你自去就是。”
典韦性格虽然憨直,但也不是愚笨之人,自己伤重未愈,若李永派人杀来,如何抵挡?当即点头,愿意和众人一同前往江东。
这几日每日扎营休息,杨周都按照蔡元指示,派家将轮流值夜,虽然每日皆平安度过,但蔡元的感觉却越来越强烈,怕是近日便有事情发生了。
一路行来,杨林和杨周在夜间经常向蔡元请教武艺,两人也时常交手过招,虽然二人的武学路子不同,但蔡元所学甚杂,在张角身边多年,虽然张角并未传他南华诀,但他对南华诀还是有一些了解,再加上一些自己的理解,对两人的帮助甚大。杨林对他的那套步法也甚感兴趣,蔡元也不藏私,将盘蛇九变尽数传给二人,这套身法并非什么轻功绝学,而是蔡元从毒蛇在进攻和防御时的九种身体形态中领悟而来。过招临敌时,可令攻击速度不经意间暴增,就像毒蛇噬人进攻那一刹那一样,防御之时也能巧妙地利用身法增速回防。此套身法蔡元总结关键就在增速和隐匿两点上。以前二人和蔡元动手十余个回合便要认输,等到杨林、杨周学会之后,再与蔡元交手,竟能支持到三十几招,二人便发现,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比之以前都进步很多,进攻之时突然的增速可让对手猝不及防,防御之时则能让自己迅速的回援。
二女见此身法如此精妙,也闹着蔡元要学,蔡元有什么说的,只好尽皆传授。当日杨周和蔡元对战之时,便因不懂此身法而吃大亏,现在众人俱都明白后,对蔡元能创出如此身法,更加佩服的五体投地。
典韦此时已能下地了,除去那种致命伤,身上其他的伤势也在迅速的结疤。杨林除了给他治伤,也经常到车里和他攀谈,几天交往下来,杨林便甚喜欢典韦这直爽的汉子,想起他日后跟随曹操征战天下战死宛城,暗忖,即便要我改变历史,也定要在关键处救他性命。
……
清明时节,春风徐徐。谯县一座临湖的山庄宅院里,楼台亭阁,布置井然,芍药满园,万紫千红,百花争艳,园中一条悠然小径直入湖上,湖心之处,八角仙亭,名曰天机。
亭中三人鼎足而立,如木雕泥塑一般。
忽见空中有一鱼鹰流星天降般跃下,正好湖面有一金鳞同时跃起。
南方老者须发皆白,粗布麻衣,手持青杖,双眼浑浊,身形踉跄,轻声唱道:“水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口中唱罢,纵身而起,身子在空中像陀螺般急速旋转,手中青杖幻出千万道杖影,将西方儒士罩入其中。
这儒士中年模样,灰布长袍,神态丰逸,手持牧笛,俊朗不凡。见满园芍药盛开,便接着唱道:“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唱罢,一吹手中牧笛,迎上漫天杖影。
北方站立一中年郡吏,锦袍冠带,胖衣肥袖,双目四瞳,五官怪异。见二人打得热闹,亦引吭高唱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庞大的身躯凌空腾起,双手一晃,恍若千手如来佛。
三人如走马灯般乱转,时而老者和儒士杖笛相击,时而儒士与郡吏笛掌交袭,时而郡吏和老者掌杖互叱。一时间,杖影重重,笛音渐起,掌风烈烈。时而亭中互博,时而翻身到亭顶,又或虚踏在凌波湖面,又或飞驰花海。但无论到哪处,均不伤一草一木,力道劲力,控制的妙到毫巅。
厅外小径上站立一个青年文士和一妙龄少女,正看得入神,青年文士笑道:“师妹,此番比武怕是师伯又要胜了。”
少女嫣然一笑:“莫非这也可以从面相上看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