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鼎道派位于层峦叠嶂,气势磅礴的方山之上。此山奇险,四面皆壁立千仞,惟独东面一岩石离地稍近,借竹梯方可上。一行人受葛玄邀约,一路攀山,直至山巅。峰前有洞,前有万丈深谷,后有千仞绝壁,中间便是丹鼎道派的道观玉虚宫了。
葛玄给众人介绍,此处相传是由汝阳人周义山所辟,后仙逝,为紫庭真人,于是山顶之田也称仙人田。山顶常有云雾弥漫,使人如置身九霄之外,飘飘欲仙。山高风大,千年松林,虬枝苍老,如入盆景花园。
方山东南有峰如羊角,称羊角峰。羊角峰中有清泉一眼,清洌甘甜。方山西麓,有悬崖峭壁凹成半弧形,称为峭斗嶂。峭斗嶂高耸云天,上有一流飞瀑轻泻,水瀑被风吹散,飘飘洒洒,至岩脚成为蒙蒙细雨。玉虚宫的正门处有门联“峰回尘境隔,花落洞天幽。”
杨林众人到得如此仙境,不禁心神皆醉,恨不得马上丢却凡间攘攘,在此仙福永享,
蔡元一叹,道:“我现在终于明白,文庸如此才华都不愿入仕,到此仙境,像我这世间恶棍都生出出尘之心,遑论他人。”
蔡琰亦是迷醉道:“今后我等必要寻一洞天福地和夫君终生厮守。”
这是她第一次口称夫君,但却无一人打趣,连杨倩亦是狠命的点头,杨林看向二女自然柔情无限,若身无旁人,便要将二女拥入怀中。
葛玄见众人陶醉,也不打扰,想来初上山之人该皆是如此。
半晌,众人尚自沉醉未醒之时,却有一人骑于梅花鹿之上到众人面前。
杨林众人随即也发现此人,鹤发童颜,形容古怪,破衣烂衫,赤脚光足,身上背着个酒葫芦,右手还扬着一条过丈的鱼竿,似乎要赶鹿一般。
忽然此人从鹿上跳下,鹿疾遁走。
此人借此问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乃归汉。汉今又欲失其鹿,天下共逐,何所归?”
杨林身躯巨震,暗忖,此人言语隐含机锋,必是隐士高人。
略思片刻,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德者居之。”
“何谓道?”
“万物皆有道,道法自然。”
“何谓有德?”
“顺应自然乃为德。所以合谓之:道德。”
此人一笑,点了点头,忽然鱼竿一甩,至旁边一潭,片刻钓上一尾三斤重的四腮鲈鱼,此人笑道:“可会烹鱼?”
杨林见其钓鱼如此之速,震惊非常,见此人问自己,便一笑点头。
此人便言:“试烹之。”
杨倩本欲过来帮手,却被蔡琰伸手拦住。
杨林自小便会煮饭,众人一路风餐渴饮俱是杨林负责膳食,皆因无人比他做得更好吃,连二女嘴巴也吃刁了。
不一会,拾捡干柴生火,将鱼剖洗干净,用一根竹条穿过,在火上烤制,不一会,鱼香四溢,众人俱是口水吞咽,此人更是手足舞蹈,状若孩童。待到加入各种调料,烤好之后,这人也不顾滚烫,撕起一片鱼肉便塞入口中,顿时呆若木鸡。
半晌道:“吃过此鱼,才知有如此好吃的鱼,往后吃不到了怎么办?”
众人此时也纷纷吃将起来,俱都赞不绝口。
杨林见此人正在患得患失之间,便道:“我教你烤鱼之法,今后便可随烤随吃了。”
此人满脸狐疑看着杨林,就像孩童的眼神一般,道:“先说好,我可没有好处给你。”
杨林摇了摇头笑道:“区区一道烹鱼之法何足道哉。”遂将烤鱼的方法、调料、火候教给此人。
此人又用鱼竿钓了数条四腮鲈鱼,用杨林之法烤之,杨林在一旁指点,几次之后,此人终于学会,兀自沾沾自喜,欣喜若狂。
此时葛玄对杨林赞道:“文庸果然大才,我从未见师父一天之中能够欢快如此。”
杨林大吃一惊,这才知道眼前这个鹤发童颜的怪人竟然是“雅帝”左慈,左元放。
左慈高兴之后,引众人进观中喝茶。
众人进到玉虚宫中之后,发现观中布置大气醇厚,古朴凝重,正中之处便是一口丹炉,上面刻满祥瑞、符篆,炉鼎之上,还有三个小洞,有三股紫色的烟雾飘散出来,味道清香扑鼻,令人全身舒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