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门外早有马车等候,师徒二人等车,御者驾车而走,一路无话,因早有大王召命在前,过宫门无须停车查验,只用不到一刻钟,就回到了太医馆,比去时足足快了半刻钟,这还是因为槅门和宫门之间的花园行不开马车,从王宫高墙外绕行的结果。
师徒二人下了马车,进到馆内,支开众人,吴宁道,好险、好险,徒儿,今日你、我师徒从鬼门关饶了一回啊!幸得上天眷顾,昨日给六王子进了六神丹,今日为师观其面色已然生气润泽四布,又察其营卫之气,营气充裕,卫气充盈,较之昨日已有改观,综合各种内外因素,为师粗略判断当为传尸之症,虽六王子的症状与传尸之症症状不甚相符,然须知四维上下之气,天地万物之灵,结合身体的四肢百骸,可生万种病,病虽万变不离其宗。
师傅,我在您身旁亦是观察到六王子较昨日气血旺盛许多,应是向良之像,师傅,什么是传尸之症?阿呴问道。
吴宁在书案前坐下,阿呴有眼色的拿起墨磨起来,所谓传尸者,吴宁拿笔蘸上墨,边开药方边道,非一门相染而成也,人之血气衰弱,脏腑虚羸,中于鬼气,因感其邪,遂成其疾也。吴宁又蘸了蘸墨,其候或咳嗽、或胸胁烦闷、或饮食不入、或吐利不定......吴宁写满一张帛,又换了一张新帛,蘸了蘸墨,接着一边写方子,一边为阿呴讲解传尸之症,......或因饮酒而遇,或因风雨而来,或问病吊丧而得,或因气聚,或因血行,或路卧于田野......钟此病死之气,染而为疾,故此历代医祖们称之为传尸。
吴宁又写了半张帛书,方才住了笔,见师傅写完,阿呴放下墨定,退到一旁,太医令搁了笔,等墨迹稍干,把写好的方子递给阿呴,照此先把药备齐,阿呴接过帛书,唱了句诺,退出房内,轻快的脚步声很快消失在药房的方向。
关系到脑袋的事,半点马虎不得,阿呴万分小心的细读药方,只见第一张药方帛书上写道,甘遂三两,大黄三两,大戟三两一钱,芫花三两二钱,(炒)干漆二两.......上二十八味药,挫碎,洗净,入米醋三斗三升,入银器,慢火熬制,令醋尽......焙干焦,再入金斧,置文火上炒黄色,存性,入后药。再看第二张药方帛书,上书,木香一两一钱,丁香一两,肉桂一两,去皮,白术一两,没药一两......南星二两三钱,浆水煮软,切碎,红陶土瓦罐焙干。共十二味药,通前二十八味药,共四十味药,入白玉药臼,同杵,罗为末,九年陈醋煮,面糊为丸,鸡子黄大。
阿呴亲自称量好各味药材,分开包了,召唤来几个平日里可意的小医侍,一起携了来到师傅所在的圣方殿,吴宁又查验了一遍,一应无误后,又招来一名太医侍,一名太医丞,皆是平日相交甚厚之人,在太医令的指挥之下,所有人一起忙活起来,挫药的挫药,碾碎的碾碎,洗药的洗药......足足忙了两个时辰,方的药成,期间大王派人来催了两次,然看到众人都在忙碌,故此没敢惊动太医令,又回去了......最后得了九枚溜圆的金黄色的丹药,流光溢彩、药香四溢仿佛太上老君八卦炉里练就的仙丹一般,所有人皆是被惊讶到了!吴宁也是头一次用次方,用金箔衣包裹好九枚丸药,找个锦盒盛了,太医令紧张的表情终于是稍稍放松了一些,叹了口气,让阿呴捧了锦盒,跟了一起乘上门外等候的马车,很快又回到了太后的寝宫。
入的殿来,行过礼,直接走到六王子的卧榻旁,禀太医令,那两个留下侍奉六王子的太医丞道,遵太医令嘱托,一颗六神丹已在一个时辰分两次给六王子进了,太医令点点头,亲自上前查验六王子的病情,果见其清秀的面庞较之两个时辰前又红润不少,此刻太医令悬着的心方才稍稍放下一些,这表明治病的思路是正确的,对症状的判断掌握是比较准确的,吴宁令阿呴取出一丸刚制成的金色丸药来,又取来一盏早已备好的木瓜甘草汤,太医令动手把丸药的金箔衣剥开,整颗丸药泡入作为药引的汤剂中,只一个瞬间,丸药已然无影无踪,化入汤剂了,盏里的汤剂变成了暗红色,依然清澈见底,只是就这汤剂的热力,整个寝宫内浓烈的药香气味铺散开来,浓郁的药香气,沁人心脾,只一入鼻,就让人顿觉神清气爽,口舌生津,连大王也是不知不觉间深深吸了几口气。
阿呴扶着六王子,太医令亲自一勺一勺的把药缓缓的喂入六王子口中,好在六王子只是昏迷不醒,倒是好在可以缓缓吞咽,然仍旧是下咽的极缓慢,一盏药进完,足足用了一刻钟,阿呴毕竟是小孩子,手都有些发抖起来,好在顺利的给六王子进完了药,或许是因为喂药的时间长,或许是六王子对药吸收的快,刚才进了药,六王子竟缓缓的睁开了眼睛,虚弱的声音传来,父...王...大王一听,快步跑过来,一把抱住六王子,竟是哽咽起来,吾儿受苦了......此时吴宁师徒二人终于是彻底放下心来,心底总算是松下一口气。
大王瞬间发现自己的失态,马上松开了六王子,站起来,道,太医令医术精湛,实乃国之妙手,来人。
奴才在!宦者令快步上前。
医治六王子有功,赏太医令一千金,加爵一级,太医馆其余有功之人,尽皆按例封赏,大王道。
诺!宦者令应道。
道过谢,行过礼,太医令又重新为六王子诊验一番,这一次,六王子外在表象与内里脉象,.knsh.m甚相和合,三日之内当可痊愈。
太医令又把阿呴手上的盛药锦盒接过来,递与大王,道,启禀大王,六王子所得之症皆因忽感风邪,阴阳互逆,故此昏昏不予识人,只因六王子体质异于平人,昨日臣不敢确之,请大王治臣失职之罪,大王摇摇手,又点点头,意思是不要再提,今日你有功,罪就免了,太医令接着道,多谢大王!又指着锦盒中的金色丸药,此药名驱邪全神丸,日进三粒,进了此九颗丸药,六王子当恢复如昔。
今日太医令受累了,退下歇息去吧!寡人自会安排人侍奉,按时与六王子进药,大王道。
大王言重了,为大王,为秦国,虽万死而不辞焉!六王子已然稳定,料定今日再无变故,臣等暂且告退了!明日臣再为六王子诊脉,大王也要保重圣体为要!太医令跪下行了礼,退出殿外,带着阿呴以及另外两个留下侍奉六王子的太医丞,一同回了太医馆。
太医令等人刚一回到馆中,尚未来得及更衣,就有宦官带着大王召命以及众多赏赐之物前来,太医令为首,太医丞、太医侍、侍医等全都跪下接了大王召命,个人依次领了赏赐,公事办完,太医令少不了又酬谢了前来的众位宦官,并又托为首的小宦官给宦者令带去一食盒阿呴调配的糕点,这才打发一众宦官回去复命,众人皆大欢喜,又到馆内议事厅中重新为太医令道贺一番,方才欢欢喜喜各自散去。
真可说是:
神奇宏论龙廷惊,医术超群世人敬。
无仕杏坛称国手,敌疾黄齑消百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