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萧雅兰这么一说,何岩不由得想起,公司第一次裁员的时候,离开宏宇的一位高层领导,在跟几个失业的同事喝酒的时候,说过这么一句话: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活法是不冒险的!
但在我看来,一辈子呆在一个地方,做着一成不变的工作,拿着一份固定工资,这才是人生最大的冒险行为。
所以,说来说去,还得自己创业,把命运之路掌握在自己手里。
何岩当时根本没把这句话放心里去。
直到此时此刻,算是彻底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但是又转念一想:
创业,那可不是什么样的人都能干的。
那可是拿自己的全部家当去赌啊,是置自己于另一种危险的境地,甚至是一条绝路。
就说这二、三十年来,在中关村那个弹丸之地,每个月有多少新公司开业,每个月又有多少公司倒闭……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无数创业者前赴后继,不要说成功与否,就说有多少能活下来的?
可以说,基本九死一生。
要不,这几年社会上怎么会流传着一段恶毒的骂人对话:
“你是创业的。”
“你才是创业的。”
“你们全家都是创业的。”
一个创业者,得学会涉及的行业和领域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并在这个行业得到一定的认可,在这个领域有一定的业绩。
创业之前,你可以不断尝试,不断改变,甚至朝三暮四,漂浮不定。
但是到了创业的时候,就必须建立起个人风格,树立企业目标,明确发展规划。
如果不具备上述个人风格,就会让员工和客户感觉你是一个不可靠的人。
一旦别人有这样的感觉,一个企业能让人觉得可靠吗?
创业,考量的是一个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并非打工那么简单。
创业之路,对于极少数具备战略眼光、商业思维、全面管理能力的人才来说,也许会容易些。
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即使你具备了战术眼界、专业思维和具体执行能力。
虽然以上两者都是职场难得的人才,但后者并不是创业人才。
而自己和萧雅兰、包括杨莘,甚至许兰这样的人在内,也就属于后者而已。
很多销售出身的创业者,在创业的时候存在的最大问题,不在于所掌握的知识,不在于客户关系,而在于不懂得授权与人。
做销售的都喜欢事无巨细,什么事情习惯自己都亲自过问。
这样的性格,很难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当企业越做越大的时候,自己越干越累。
身边这种事情发生得太多了。大多数人到了最后,又不得不回到了现实,回到了职场重新打工。
何岩没有吭声。
也许人到了中年,会不由自主变怂了。
接着,他拿起了手机,在微信上给许兰回复说:可以理解!兰姐,我这就通知大家。
……
周一,也就是接到裁员通知的第二天上午,为了避开道路交通的拥堵和写字楼电梯高峰期的拥挤,何岩提前30分钟来到了办公室。
脱下外套,挂在墙角的衣架上。
放下双肩挎包,打开饮水机电源和自动加水、加热开关。
然后坐在办公桌前,打开笔记本电脑。
一切如同平常。
不知情的人,根本看不出何岩此刻内心的波澜起伏……
电子邮箱里,已经收到了人力资源部昨晚连夜发出的裁员名单邮件。
昨晚回到房间,何岩将公司裁员的消息,一一电话通知了团队的其他成员。
今天要做的,就是把部门成员各自手头上的工作,尤其是每一个项目应收款的回款进度和执行中的难点,仔细梳理一遍。
以便交给后续的善后小组人员进一步落实和跟进。
何岩走到前台,习惯性的在会议登记簿上做了会议室使用预约登记。
这个时候,办公区域已经来了几位同事。
何岩和他们打招呼后,立刻在企业微信群里发了一条通知:
九点半在3号会议室召开会议。请各位项目经理,就目前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提前梳理清楚,到时候做相应工作的书面汇报。
消息刚发出去,就听见有人敲门,何岩说了声:“请进!”
进来的是行业大客户部的HRBP姚美芸。
这是一位宏宇创业时期的老员工,资深的HR。
比何岩年长五岁,儿子正在上小学,今年小升初。
“美芸姐,这么早,有什么事吗?”何岩抬起头微微一笑,故作轻松的问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