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经是杨羡瑜搬进宋香主家的第二天了。
若不是季庄南引见,杨羡瑜竟然不知道,白石镇居然有个太平教的香主!
杨羡瑜知道白石镇是太平教的势力,但以往猜测也就是钱员外傍着太平教大腿,像里正那些乡官,其实平日说话都不太顶用的,更多由钱员外派人做事,才维护了白石镇的运转。
哪里想到小小的一个白石镇,竟然还坐镇了个香主呢!
太平教等级严格,层层递进,自上而下依次是教主、坛主、堂主、香主,此外还有长老、左右护法、内外掌事等不隶属于主流等级制度的职位。
像季庄南,就是关西分坛的右坛主,专程南下去青江府做事,途径白石镇的。
江湖上以左为尊,又没有什么正副的说法,所以右坛主差不多就是副坛主的意思。
季庄南比宋香主高了两级,所以面对季庄南带来的杨羡瑜,宋香主也很是客气,一点没有因其过去是乞丐的身份而有所轻视,甚至本还想让出最好的厢房来让他住。
杨羡瑜倒没有蹬鼻子上脸,坚持只住了个普通的厢房便罢了,也没有狐假虎威地要这要那,宋香主反而高看他一眼。
季庄南教给杨羡瑜的飞燕功确实是江湖人流传甚广的轻功,连宋香主也会。这套轻功全力使出时,也不过如雨前飞燕似的,离不得地面太远,像贴着地飞似的,故而得名。
但“江湖上流传甚广”的另一个解释就是“性价比极高”。
学习难度低、学习成果拔群、不挑学习者的资质天分,都是飞燕功的优点,也是它普及的主要原因。而且,飞燕功之所以叫“功”,还因其包含了一些粗浅的内功。
这样浅薄的内功功法当然不能算正经内功,连积累内劲真气之类都做不到,顶多让人通晓内功原理,使人在用飞燕功时能提气飞身罢了。
当然,即使如此,对杨羡瑜来说都是意料之外的惊喜了。
季庄南有心交好杨羡瑜,又见杨羡瑜连夜抄出来的《青竹镖精要》确实精妙罕见,心底只觉得有些占了其不知世事的便宜,很是不好意思,在知晓了杨羡瑜不通内功后,专门指点了他基础的穴位和内功常识,以期弥补一二。
不过这些小心思,杨羡瑜是不清楚的,只对季庄南的热心周全万分感激——他甚至不清楚《青竹镖精要》的价值,还当是普通的货色呢!
耽搁了两日,见杨羡瑜入了门,宋香主自告奋勇可以指点他,季庄南便匆匆东去了。
身为太平教的一坛副坛主,长期离开总坛可是有要事在身的!
而杨羡瑜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宋香主家这么一待,就待了半个多月,除了偶尔去隐山寺后山教一下小和尚练青竹镖,就是去林子里练飞燕功,过的别提多轻松了。
眼看任务面板上的时间一天天变少,感觉自己飞燕功学的差不多了,系统带来的时间紧迫感也越来越大,杨羡瑜不得不恋恋不舍地与宋香主辞别。
宋香主大约得了季庄南叮嘱,并未强行挽留,只非要送二十两的程仪,还是杨羡瑜连夜留信跑路才躲过的——没办法,生长在红旗下的五好青年,实在是奉无功不受禄为铁律,尤其宋香主三番两次暗示他入教,他哪里敢拿人手短!
手里有了钱,身上也算是有了武功,迫在眉睫的事就是找地方圈地占山建门派了。
根据之前与季庄南和宋香主聊天得知,白石镇隶属于江州青江府的临沛县,东去隔一个镇水县是青江府府城青江城,西边挨着的是临沛县县城。
这几个地方因为临着青江或青江支流,都经济发达,十分繁华。
繁华的地方一定早就有势力占据,所以经营新门派是很不利的,杨羡瑜首先就将这些地方排除了。
但再往南,就是交州,远离中原,后续很难打出名气,也信息相对闭塞,不利于门派发展壮大。
往北渡江的话,是望江府,也隶属江州,听说势力极为错综复杂,太平教倒是有分坛在那,但拳头最大的却是青江帮。
青江帮隐秘团结,顾名思义,是青江水上讨生活的水手、漕运势力组建的帮会。这样的势力既庞大又组织松散,说的难听点,有点像一群乌合之众,但乌合之众也有乌合之众的凝聚办法——青江帮处事极为狠辣,各个舵主之间互有小心思,甚至有的舵主互相敌对,但对外时,他们又会拧成一股绳,连各地官府都不得不对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杨羡瑜可不想轻易招惹。
‘难不成还得往北?总不能藏深山老林里去吧?’
杨羡瑜一边赶路,一边思索着。
‘交通太不方便也不行,将来怎么举办名剑大会啊!’
沿河是最好的,就算不靠着青江,靠着其支流也行,起码运送物资都能靠水运,会方便许多。
青江是天下第二大河流,排第一的是北边的大河,大河水急浪大,地势起伏极大,河运凶险,就远不如青江漕运发达。
听起来很像杨羡瑜原来世界的黄河长江,但走势却完全不同。
大河还好,贯穿中原东西,是东西向河流。青江却是西南往东北流向的——交州南部有一座巨大的山脉,把交州围了半边,青江就是从这座山脉发源的。
这座山脉绵延近万里,流出来的可不止一个青江,还有沮水、漓江、苍浪河等。
其中以苍浪河之凶险,天下闻名,坐落在苍浪河下游的苍浪派也随之扬名四海。
既然决定就在青江一带寻找,杨羡瑜就在青江城花了些银钱,以游历名山大川的名义跟着振武镖局的镖队一起往北,一路都在四处找合适的地方。
在还没怎么被开发的古代,他可不敢自己一个人到处乱跑!
别说,还真让他给找到了!
青江北不远,有一处很是险峻的山脉,叫万剑山,当地人又称其为“乱石山”。
万剑山之所以叫这个名字,不是因为它跟剑有什么关系,而是这处山脉很不解风情地从江北平原上直直地戳了出来,还险峻非常,每座山峰像被刀剑乱砍了似的,陡峭凌乱,故又名乱石山。
“万剑”这个名字更像一种文人式的浪漫——传说这座山脉是支撑神仙居所的天柱,因为神话中的潘和赤阴魃争斗,把天柱撞塌,掉了下来,这才有了万剑山。山上奇险陡峭如刀削般的痕迹也是两人争斗期间,兵刃砍出来的痕迹。
当然,传言虽然不可信,万剑山险峻却是真的,旁的山脉还有人迹,不太高的万剑山却一个都没有,连振武镖局都要绕路、不敢横穿其中,便可想而知了。
这样一开界面一片绿的一处没主的好地方,还挨着青江,杨羡瑜怎么可能放过?
险峻?险峻怎么了!学武功的,不险峻还逼格不够呢!
越想越合适,越看越满意,杨羡瑜当即在众人路过,打听完天剑派由来时,果断选取确定为门派驻地。
才刚选取确认,杨羡瑜就一蹦三尺高——兴奋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