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观大汗淋漓,捂着脑门哭笑不得,和身旁的高家兄弟面面相觑。
靠,常叔你这个牲口,真把自己当成山大王了?
常遇春见他不说话,更兴奋了,急急催促道:“狗剩,你倒是说句话啊。咱们本来就来晚一步,已经让别人抢了先,再不赶紧动手,什么油水都捞不到了。”
高首明显也好这一口,激动得脸色通红,在旁怂恿道:“少爷,老常说得对,再不动手,好东西都让别人抢走了。”
黄观摇头叹气,对高首甚感失望:“……”
高大哥,你跟着常叔学坏了啊,少爷我是文明人,怎么能抢劫犯罪呢?
高仁凑到少爷耳边,小心翼翼道:“少爷,元帅言而有信,好像……并没有出面制止大家哄抢百姓财物。”
黄观不禁愣住了。
对啊,老朱同志历来提倡严肃军纪,不准扰民,达叔又以治军严厉著称于世,乱成这样,也不见他们出来管管,
看来,他们二人是默许了将士们抢劫采石镇。
其实,古代打仗攻下敌人城池,一般都会这么干。
士兵到处烧杀抢掠,一来是让士兵得到发泄,二来抢东西来的比较快。
朱元璋放纵手下将士的这些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打仗不容易,没点好处谁跟着你干。
更何况,老朱同志率众渡江,就是为了抢劫。
常遇春胆大包天,不满道:“狗剩啊,你顾前顾后,还怎么干大事业?”
靠,我可是对强抢民女深恶痛绝的。
黄观为难地叹了口气,对火器营的兄弟大声喊道:“兄弟们,还愣着干什么?发财的机会来了,大家赶紧动手!”
火器营的兄弟们,看到满大街上都是好吃、好喝、好玩的,见别人动手,看着干着急,哪里还控制得住?
上啊!
大家大喊一声,一窝蜂冲上去,一脚踹开民宅,看到牛羊就牵,看到粮食就扛,看到女人就抢。
黄观忍不住抹了把冷汗,急忙吩咐道:“兄弟们,大家都是文明人,斯文一点,注意一点纪律。我们要以德服人,千万不要闹出人命来。”
常遇春和高仁高首捂嘴偷笑。
好一个以德服人,亏你说得出口!
黄观唉声叹气,对和州军占领采石镇后的表现很失望。
娘希匹,这果然是一次有计划、有预谋的抢劫行动,和州强盗进采石镇了。
这回老朱同志一反常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没有追究那些违纪的将士。
说实话,如果认真追究起来,全军估计没几个人能幸免。
黄观对常遇春笑道:“常叔,你在这里盯着,我去见见义父。”
到了临时指挥所,黄观偷偷摸摸往里面看了一眼,朱元璋和徐达正在屋子里说话。
朱元璋苦笑道:“咱们渡江,是因为和州饥荒,现在采石镇是打下来了,军中情况却有些不妙。”
徐达叹道:“是啊,将士们渡江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见到粮食牲口就抢着往船上搬运,只想着如何运回和州慢慢享用,照顾家小。”
此次渡江作战,和州军都是孤身前来,将士们的妻儿家小,以及军中辎重,全部都留在了江北的和州根据地。
朱元璋胸怀大志,明显不想回和州那个小地方了,正色道:“咱们如果抢到了粮草,又退守和州,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好不容易打下来的采石,又会落到元军手中。还不如现在一鼓作气,趁胜追击,直取太平,站稳脚跟,打开局面。”
徐达微微点头,迟疑道:“可是……现在将士们好像安于现状,不太想去打太平了。”
老朱同志心里很清楚,钱财动人心,如果将士们只知道抢劫,后面的仗就没办法打了。
朱元璋想了想,笑道:“这个好办。砍断船缆,把战船推入大江,任其漂流而去,没有了船,将士们就是想回和州,也不可能了。”
徐达愣了愣,正色道:“我马上安排人,三更半夜的时候,悄悄把这事给办了。”
靠,老朱同志不厚道啊,暗地里使破釜沉舟这一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