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几日,押送五千俘虏的并州营兵马终于到了大同。
而贾环和杨延辉则是顺从皇命,从太原北上出雁门关以后就直接取捷径沿着内长城一路过了居庸关,现在差不多都快到京城了。
沿途赶路之时,还受到了上次一起见过的蔚州卫指挥使欧阳直和宣府镇总兵李怀德的接待。
贾环此行人在蔚州稍作休整,欧阳直率领文武官员在府里设下了宴席款待杨延辉和贾环二人。
众人归座以后,欧阳直端起酒杯,羡慕的看着贾环。
欧阳直道:“贾将军别来无恙啊!还记得上次你来之时,在下也是在此款待你和总兵大人。
当时我就看出来,贾将军面相威武不凡,此去将来必有一番作为。
可在下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才几月不见,贾将军竟然这么快就立下了如此丰功伟业。
现在二位将军的名字,在蔚州可是人尽皆知啊!
你和杨延辉将军的两次夜袭,一次挫败了鞑靼等十八万联军的锐气,激励了我军士气。
一次又直接击败了瓦剌等十万大军,救回了十几万我朝百姓,还擒获了瓦剌部,土默特部的敌酋,真是大快人心啊!
来,我们大家敬杨贾二位将军一杯!”
“来!敬两位将军!”
贾环和杨延辉端起手中的酒杯一口饮下,杨延辉和欧阳直不熟,贾环开口道:“多谢众位同泽的款待,我二人感激不尽。
但是身负皇命在身,不敢过多饮酒,还请见谅。
等下回空闲了,我们一定回请众位,和众位兄弟喝个痛快地。
在蔚州逗留了一夜后,两人又匆匆赶往了宣府,宣府镇总兵是杨令的老朋友,贾环于情于理怎么也该去拜访一下。
杨令也特地来信,让贾环去拜访一下李怀德。
上次杨令并未把他介绍给李怀德,也是因为他没有名气,如今名气有了,自然得多认识些人。
李怀德已经得知贾环差不多快要是杨令的女婿了,热情不已,邀请两人在家中吃了顿饭。
军伍之人,吃饭没那么多讲究,李怀德多次在饭间赞扬贾环。
“老杨这老小子可真是捞着了,看中了你这么个好女婿,慧眼识人啊!
我也有个女儿,今年十三岁了,以后也该找你这样的。
听说你是荣国公贾代善的孙子是吧?”
贾环站起身,恭敬答道:“是的,在下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的次子。”
李怀德道:“荣国公是个英雄啊,几十年前我跟着他出征过漠北,那时候我还只是个骑兵千户呢!
欸欸,快点坐下,在你李伯伯这没什么好客气的,我和你岳父老子那是多年的弟兄了。”
贾环尴尬不已,自己这还没定亲呢......
饭后贾环就起身告辞了,他能抽空来拜访一下就已经够给面子的了。
李怀德知道皇上催的急,也不留他,让他下次还来。
出府以后,贾环如释重负,轻松了不少。
杨延辉笑道:“怎么,这就不习惯了?谁让你是杨家的女婿呢?日后多的是人要你认识。”
贾环点了点头:“走吧,差不多再过一天,就能到京城了。”
贾环和杨延辉又回到大军之中,他们是从中午吃饭的时间中抽出空去拜访的,午后大军便起了程。
一人双马押送着蒙古人,为了防止他们起骚乱,每顿都只给一个馒头。
这些蒙古人饿的两眼发昏,全都虚弱的抱在马上,衣裳褴褛,再没了往日里作威作福的威风。
大军在官道上奔驰了一天,到了晚上离燕京城还有几十里的距离。
“终于回家了!想想出来也有大半年了,这次回去以后,再不复往日龌龊矣!”
回京前最后一个晚上了,贾环叫上几个手下一起在篝火旁边闲聊。
唐向农道:“是啊,想来离家也有大半年了,我父亲母亲知道我当上了军官,高兴的不得了!
俺老唐也能这么出息,真是多谢三爷了。”
“真是多谢三爷把我们从那个小庄子里带出来,还提拔我们当上了军官,这份恩情,我们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不会忘。”
高群和郑建说道,他们都是一起从杏庄上出来的。
若是没有贾环,这个时候家里应该还连饭都吃不饱,不会想到竟能有如此光景。
其他人也都说起感谢贾环的话来,周氏兄弟,曹家叔侄都是贾环一手提拔起来的,自然感恩戴德。
至于徐惠,见到贾环如此重情重义,也更加坚定了跟定贾环的想法。
他还有血海深仇未报,只有跟上贾环这艘大船才有机会报仇。
贾环后来也亲口答应了他,一定会帮他报仇,杀死戈尔登,救回他的母亲。
贾环欣慰地看着这群人,观察了这么久来看,他们都是些心性忠厚之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