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卯时也就是早上5-7点的时候,已经有道士陆续起床洗漱,道童这里房外有道士敲云板三击就当是起床铃声了。小道童们纷纷揉着睡意朦胧的眼睛,慢吞吞的开始下床,心肠好一点的还不忘叫剩下没有听到云板或者听到了也不管想偷会懒再多睡一会的小家伙。
于煊自然在听到云板第一声就醒来,默默钻出暖和的被窝,没有一丝的耽搁,叠好被褥打了两个哈欠开始穿衣,宋时道服上衣而下裳,就是后世所谓“衣裳”的统称,头上簪冠也是其中特征,后也有戴巾的,巾即是指如纯阳、紫阳巾、幅巾、混元巾又名玄巾等,有边缘,垂带。
道服也有直裰,又称直掇、直身、以素布制成,对襟大袖,衣缘四周镶有黑边,多以青色
灰色为主,就像王志坦身穿就是青色道袍,而全真七子多穿灰色道袍,里面一般是麻布或者棉布做的内衣古人称汗衫的就是,质料考究不输现代的棉麻制品,颜色有白,青,皂,杏黄,茶色等等,道士爱洁用白色的最多,因秋天天气渐凉,在汗衫之上于煊还穿了一件古代的襦袄,里面薄薄的加了一层棉花,类似现代衣服马甲的存在,既保暖又不影响活动,不会让人显得臃肿。
下面就有点麻烦,首先是古代的内裤,也称亵裤,或称底裤那时候没有松紧带,而且裤腿一般都比较长,大部分都过膝,于煊总是感觉像现代的秋裤,上面用丝带约束,下面需要穿上袜子,袜子也是一样白色或青色比现代袜子长多了,都快可以跟底裤向接,也是用带子绑好,让其不容易脱落,再穿上布鞋,套上浅青色小道服,一个可爱的小道童就新鲜出炉了。
头发是刚穿越时候于煊的短板,发簪一开始怎么也不会用,还是家中留下的佣人帮他整理,好长时间才学会把长长的头发团起来用一个簪子扎上固定。道簪:就是古代常见的簪子的一种,由于是道士所用,故称道簪。材质上可分为石、竹、木、玉、铜、金等等多种。道簪与普通簪子的区别是,道簪尾端会刻有道教元素的太极、八卦等图案。在晋朝葛洪所著的《神仙传·左慈》记载:“慈拔道簪以挠酒,须臾道簪都尽,如人磨墨。”
等到决意上全真,于煊辞退家中几名佣人,变卖了一点家产跟随商队上的全真教,这些事情都需要自己动手,他自然选了一个最简单的枣木打造的木簪,颜色暗红,古朴大方,不带任何图案简简单的戴在头上,全真教内并无集市,不过初一十五总有山下人送货上山,如果自身有需求或买东西或寄信都可以进行交易。
全真依山而建,易守难攻后山有水,只要粮食足够就能坚持很长时间,不知道王重阳是不是也有在全真教抵抗敌人的心思,前山登山之处比较狭窄,用上几十人就可以扼守要道,当然在这个武侠世界,用轻功当能快速通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