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转炉车间生产组办公室在车间办公楼一楼第一间,是车间里进行生产组织的指挥部,是在车间主任直接领导和指挥下开展各项生产组织工作的具体工作部门,他们要负责编制生产作业计划,负责日常生产调度,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统计和印发生产日報,妥善处理各种突发生产事故等等。生产组的办公室,接触各类来来往往人士,人员进进出出,非常频繁。生产组工作十分忙碌,从早到晚,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组長孙俊良是这里的当家人,他更是里里外外忙碌不停,这里简直就成了他的家。孙组長,中等身材,四十五、六岁,長方脸型,眉清目秀,性情温和,办事稳重,工作极其认真,从不马虎,待人处事热情诚恳,深受大家爱戴。他的家在外地,常年住在厂里的职工宿舍,每天一清早,就从职工宿舍骑自行车赶到车间,车间常日班是8:30分上班,可他每天7点钟就到车间,吃好早飯,就开始进行一天的紧張工作。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大家可以洗澡下班,乘车回家,可他还要做当天工作最后一次捡查,直到一切就序,才可放心离开,骑自行车回到职工宿舍。那巳是华灯初上,夜色降临了。他确是一个人在厂里,心在厂里,家也在厂里的一钢人。他经常行走在车间的各个地方捡查工作,有一次他走在车间去检修工段的路上,发现有一块生铁块陷在路中央,如果走路的人不小心,很容易绊倒,他马上叫来吊车,把生铁块吊走,不料,吊车起吊时,钩子突然弹出,正好砸在他的脸上,他倒在了地上,我和车间老领导马上赶到现场,急忙把他送往医院救治。不幸中大幸,只是眼角边受了重伤,眼晴保住了,脑部没受伤。经过一个阶段医治,恢复了健康。康复后,他又像以前一样,早出晚归,两点一线,职工宿舍到车间,车间到职工宿舍,一头扎进生产工作,一心一意做好生产组長,一生交给了钢铁事业。????
第七节深夜紧急出诊
三转炉车间在当时是我国钢铁企业中现代化水平比较高的单位之一,在主要的生产作业线上基本实现自动化操作。自动化程度取决于机械设备的先进性和电器控制自动化。要保证生产设备连续正常运转,除了操作人员要具备基本的冶炼钢铁的科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还必须保证所有运转设备正常运行,一旦设备发生故障也会直接影响生产作业正常进行。因此,为了确保生产设备正常运转,车间配备了强有力的设备维护和检修力量,专设检修总工段。检修工段配置了大部分车间设备维护和检修的各类工种包括金加工,钳工,铆焊工,内外场电工,管子工,煅工,起重工,行车维修工,等等,金加工厂房内拥有大小机床,刨床,龙门刨,大钻床等门类较多的加工设备,基夲上可做到小修,中修不出车间,大修送厂里机械动力部门。检修工段检修人员除了常日班进行日常维修和制作备品备件,还专门配备24小时连续运转的三班维修人员,涵盖电、钳、铆焊、起重等必须工种,万一设备故障,隨叫随到,及时排除故障,以保证所有设备不停顿,不拖累生产。这一些都属于正常管理,正常情况。但因为三转炉是新上马的车间,还有许多不完善,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和困难,尤其是车间大胆创新,努力改进陈旧设备,大力使用新工艺,新设备,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经常会发生意想不到的难题。这在白天还好,因为常日班各种检修力量齐全,老中青检修人员很多,问题容易解决。可是到了夜里,三班的检修力量有限,特别是对新设备,例如大型连续铸锭浇铸板坯的先进设备就缺乏经验了,为了解决故障不得不请常日班的老师傅紧急来厂进行抢修。负责大连注的捡修老师傅史宏祿就是经常从家里深夜被汽车接到车间紧急出诊的老捡修技师。有一次我在车间夜间值班,夜里二点多钟,大连注生产工人打电话给我,说大连注设备漏水了,要尽快派人解决。接完电话,我立即向厂部生产总调汇报,并要求迅速派小车前往接人。我拿着史宏祿家的地址赶到他家,半夜敲门叫醒了他,说明情况,他半话不说,跟家人打个招呼,就跟我上车,直奔车间。到了现场立即仔细检查,找到漏水症结,更换零件,再重新试车,问题很快得到解决,设备恢复正常,生产继续进行。史师傅完成夜间出诊抢修任务后,就在车间里休息,直到天亮,开始了常日班一整天的工作,非常辛苦,但是他从不计较,从不叫苦,他是我们车间检修人员的杰出代表。在检修工段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正因为有着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优秀的检修工人,使车间设备的完好率很高,保证了全车间的正常运行,取得了炼钢生产的一个又一个胜利。深夜紧急出诊,解决生产中碰到的重要疑难,不仅仅在设备上,还包括操作救危解难。例如有一次也是我值班,半夜里化铁炉操作师傅打电话说,发现化铁炉熔铁不好,温度下降,担心持续下去会酿成大问题,非常着急,他们出于强烈的责任心,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半夜求救,怎么办?我知道后,不敢半点懈怠,那么找谁来解决呢?无奈之下,我想到了车间付主任吴宝根。他是老主任,经验丰富,平日里和车间主任丁根森配合,管理车间井井有条。想到老吴,我又不忍心,因为我知道他年龄大,身体不大好,半夜里去请他出山,过意不去。不请他吧,一下子又没有合适人选,而且只有他住在厂附近,路程短,想来想去,没有其他好办法,我硬硬头皮只能去求救于他。我找了小车,赶到他家,他听我说了情况,穿好衣服立即赶到车间。他对我说,化铁炉这种情况很要紧,化铁炉不能出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造成冻炉,那是重大事故,损失太大了。化铁炉工人一看吴主任来了,特别高兴和放心了,在他的指挥下,化铁炉开始转危为安,渡过了大家最担心的困难阶段。我看到老吴拖着疲惫的身体,充满了对他的敬意。我深深体会到我们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全靠千千万万一心一意顽强拼博的钢铁英雄的无私奉献!
第八节?电工间的硝烟
检修工段电工间座落在电机仓库旁边。电工间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内场电工,主要任务是维修电机,安装和拆检全车间的大风量排风机和其他有关的电器设备;另一部分是外场电工,主要任务是负责车间内各类电器设备和电器自动化控制的检查,维护和管理;第三部分是电钳工,主要任务是制作修理小型电器另件,配件,类似于简单小型的金加工,备有小车床,小钻床,砂轮机等小型设备。电工间人员比较繁杂,有原来的老电工,也有从兄弟单位转来的电工,也有一些从别处招耒的临时工,也有从技校分配进来的新电工,还有从部队复员分配进来的复员军人。在复员军人中,有海军、陆军、空军,三军种都齐了。电工间的工作很正规,属常日班工作秩序,每天一上班开班前会,由电工间老组長分配任务,提出要求,传达上级的有关指令和告示,然后各自按部就班,开始一天的生产工作。电工间严格执行检修工段党支部的学习规定,每周一次下班前两小时小组学习,由学习组長主持学习,包括学习时事政治,读书读報,以及上级布置的政治文件。学习会上大家暢所欲言,侃侃而谈。电工间学习氛围很好,全组人员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是一个温暧的集体。??在这个集体里还有两个被监督劳动的“四类分子”。一个名叫潘忠,年龄较大,五十出头。另一个名叫姚勋,中年人,四十左右。他们都是有电工工作经验的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党和国家,社会生活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所以电工间的集体同其他集体一样,有着被划为四类分子的人员,被大家监督劳动。这些人必须按规定定期向全组人员汇报思想,平时接受监督劳动,稍有不当就会受到批判。但不许对他们打骂,不许进行人格污辱。有一次在小组学习会上他们向大家汇报思想,有问有答,当他们回答问题时争辨了两句,只见一个青年冲上去想对其动手,气氛突然紧張起来,小组里的复员军人和其他老工人立即站了起来,大喊“不许打人,不许动手”!电工间里顿时硝烟弥漫。由于小组里正气浓厚,一场不该发生的事件被平息下去了。?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屆三中全会像春天里的一声辟雳,震撼祖国大地,社会主义中国面貌开始历史性变化,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和实践,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拔乱反正,随后开展了一系列平反冤假错案工作。不久,电工间的潘忠和姚勋得到彻底平反,恢复名誉,恢复正常工作,从此他们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电工间的工作中去。潘忠恢复电工技师职务,满腔热情忘我工作,虽然年事巳高,但他老当益壮,意气奋发,我看着他带病克服困难,一个劲地不停操劳,深受感動。姚勋虽然有高血压毛病,但他毫不放松手中的工作,勤勤恳恳,热情高涨,我看到他春风拂面,笑容连连,充满活力,同以前判若两人。是啊,一个人政治上得到了解放,就有了极大的动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会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出最大的力量!中国人民自从翻身解放,当家作了主人,国家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现在我们党和国家思想解放,改革开放,十四亿中国人民迸发出无穷无尽的力量,这力量会让贫穷的祖国迅速崛起,让全国人民早日奔向小康,让建设四个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让偉大的中国奔向繁荣富強!
第九节保卫组抓获跳梁小丑
??上钢一厂规定每月十五日向全厂职工发放工资。那个年代发工资不像现在,只要厂里把工资直接打到每个职工的银行卡里就行了,而是把人民币工资一个一个发到每一个职工手里。三转炉车间同全厂一样,把每月十五日发工资作为大事,十分重视,化很大力气来做好这件大事,确保无差错,无遗漏,无失落,让每一个职工,准时如数领取,高高兴兴拿到手,平平安安送回家。职工们就是坐公交车也是十分当心,把钱袋子压得实实的,捂得紧紧的。大家都知道,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的国家并不强盛,人民并不富裕,工厂企业的职工就是凭自已的辛勤劳动得来的工资,养家糊口。那时候,大多数职工工资是几十元人民币,小青年进厂当新工人才三十几元,如果有一百元工资那就是非常好的了,如果有二、三百元就属高工资了。广大人民群众他们把工资作为生活费,生命钱。有的家庭就是一个人挣钱养活一家老小,还有的家庭因为各种原因生活十分拮据,就靠每月十五日领回工资解决困难。所以车间各级领导和管理部门,非常理解广大职工对每月工资的关注心情,十分重视十五号发工资的情况。那一天,科室人员除了保证生产任务所必须的工作人员以外,全部参加包点全车间两千多个职工每一个人的工资。一清早,财务组人员带着保险箱乘车间汽车,前往银行取钱,同时有车间保卫组人员一同前往,取钱回来分配给各办公室分工包点各总工段单位每个人的工资。包点完后集中放进财务组,由财务组负责发放。由于三班制的缘故,有的班次要到次日领取,他们的工资放进保险箱,存放在保卫组,由保卫组加派人员值班看守。为了发放时减少中间环节,釆取由财务组直接发到班组的办法,一般情况都是班组長担任专职领发工资员。每个领发工资人员去财务组领工资,有严格的制度规定,领发人员必须凭本人的实名制印章,以印章作为领取工资的唯一凭证。领发人员的印鉴全部备案在财务组,领发时,财务组发放员对领发人员的印章一一进行核对,当核对正确无误方才可以发放,并要求当场复验所领工资正确如数。正由于执行了这一套严格的规范,车间发放工资从未发生问题。
???可是有一次十五日发工资突然少了一个班组的一大包工资,这可是大事情啊!车间里上上下下立马追查,特别是保卫组把它作为大案一方面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一方面立即组织力量全力侦破。同时,为了不让这个班组的工人影响家庭生活,请示车间领导后,由财务组先行垫资,以解燃眉之急,让职工们能夠维持正常生活。
?保卫组在组長居钢同志带领下,首先进行现场排摸核查,召集财务组人员一一了解询问,查核当日领工资的前后情况。经反复查验,该班组组長李中华也是该班组的工资领发员,当他去财务组领取工资时,发现本班组的工资已经被领走了,在这之前,他未到财务组领取过全班组的工资,也未出示和使用过自已的印章,但是工资领发记录上有李中华的印鉴,这个印章同备案在财务组的印鉴相同,符合领取工资的规定,所以予以发放。那么李中华未去领,是谁冒充李中华去领工资,而且这个人也有李中华的印章,这个印章又同财务组备案的印鉴相符合,这是个谜团?这个谜团让大家一致认为,就是有人冒充李中华领走了工资,现在就是要找出这个冒充李中华的人,而且要找到同李中华印章同样的印章。经过仔细分析,可以基本确定,这个冒充李中华的人对这个班组比较熟悉,对李中华也比较了解,对怎么领取工资的规定和操作程序很清楚,而且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韙,在光天化日之下去冒领工资,这个人肯定不是安分守纪老实巴交的人。但怎么找?难度很大。没有依据,不能毫无根据地任意猜测,也不能轻率地找人询问,更不能一一过堂,无目的地張开大网怀疑一切。那真是大海里捞针,困难重重。保卫组核查了那天到财务组领工资的人员,始终没有找到这个冒充的人,也没有找到相同的印章,一天下来,破案工作没有丝毫进展。后来,保卫组根据这个冒充人熟悉这个班组,了介李中华这一点在内部反复分析,研究,排出多条线索,但最终也找不出确切答案。时间在一天一天过去,找不到一点蛛丝马迹,大家的心情十分焦急。厂部保卫科把这个案件汇报了当时的上海市吴淞公安分局,分局的经济侦察处派人到三转炉车间深入了解情况,指导破案,同车间保卫组共同研究分析,最后大家一致认为从查找印章入手,希望能在找到印章上进行突破。可是要查找印章谈何容易?怎么找?到哪里找?这可不是简单的一件事。经过仔细研究,决定先到篆刻印章的刻字店查找。但上海那么大,刻字店又非常多,怎么下手?经过了解,上海的刻字店属于特种行业,它涉及到保安保密性,所以除了要在工商局注册登记,获得合法的营业执照外,还必须到公安局备案。所以找刻字店可以先到工商局,公安局查找到店名,地址。保卫组人员找到后排列出一大串商店名单,他们釆取以上钢一厂为中心,由近及远一家一家询访,紧锣密鼓地抓紧工作。从远在郊区的门店逐渐向市区推进,经过几天马不停蹄的辛勤奔走,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了线索。在远离上钢一厂的闸北区共和新路铁路大旱桥下堍,大统路上的一家刻字店找到了刻有李中华印章的备案记录,证明是这家店曽在不久前刻过李中华名字的印章,破案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那么是谁在这家刻字店刻印章呢?前面说过,刻字店属于特种行业,它根据工商局,公安局的规定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店主和刻字师傅必须坚决执行,如果违规操作,该店将会被吊销营业执照。所以它不是任何人可以在那里篆刻所需要的任何形式,任何种类的印章,无论是公章,企业公司印章和私人印章都必须出具证明和证件方可按形号大小,印章所用材质,篆刻难度定价收费,然后进行篆刻。既然这样,保卫组很快就在这家篆刻店查到了刻字的人,他姓名叫胡重利。这个胡重利正是李中华班组里的一个青年工人,,对本班组和李中华非常熟悉。这下好了,印章找到了,刻印章的人也找到了,是不是就是这个胡重利冒领工资或者会不会还另有其人呢?保卫组居钢组长迅即采取措施想办法马上找到胡重利。先找到他们总工段的党支部书记,请他赶紧到这个班组看胡重利在不在班上,如果在,请支部书记和李中华组长两个人把胡重利立即带到保卫组。届时,居钢和其他同志打开保卫组的档案柜,查阅了胡重利的个人资料。没多久,胡重利被带到了保卫组。居钢看着胡重利,这是个个子廋小,身材不高的小伙子,年龄二十七岁,进厂五年,在他的个人资料上没有什么前科和不良记录,是一个单纯无邪的小青年,据李中华组长反映,小胡在小组里工作尚好,与其他组员关系也可以。居钢对着胡重利首先向他进行宣传教育,讲清政策法律,希望他如实交代自己的所作所为。胡重利被带到保卫组,他已经猜到事情败露了,只好一五一十地交代了整个案件的全过程,以求寛大处理。他首先承认自己冒充李中华去财务组领了本班组的全部工资。那是因为他在社会上轧了坏道,交了一些不良朋友,欠了许多债,被逼还债无路可走,动了坏脑筋,想到了冒领工资。他知道领工资要有李中华的印章,没有印章是领不到工资的,于是找到了大统路上的刻字店,谎说他的亲戚印章丢了,需要再刻一个。因为他在平时看到过李中华的印章,知道印章大小,字体形状,就要求刻字店按照李中华印章的样子篆刻,并按规定出示了自己的证件备案在刻字店。印章拿到后,在十五日这天趁李中华在忙于工作,未来得及去领工资之前先去了财务组,根据财务组的规定拿出刻制好的李中华印章,财务组进行核验后没有发现疑问,就向他发了本班组的一包工资。胡重利的交代基本符合保卫组掌握的来龙去脉,同案件的发生发展相一致。有人认为案件侦破了,大功告成了,但在居钢和保卫组的眼里,这只是破案工作的第一步,现在的关键是要拿到赃物。紧接着居钢查问胡重利,UU.uksho这一包钱现在在哪里?是不是你全部用光了?胡重利急忙回答,钱没有用光,,因为担心这么多钱拿回家怕父母知道后引起怀疑,无法保证安全,担心事情暴露,心想过几天再想办法拿回去。居钢问,那么钱现在在哪里?
?????胡重利:钱仍然在厂里。
?????居钢:放在什么地方?
?????胡重利:放在车间大礼堂里。
?????居钢:大礼堂什么地方?
?????胡重利:我跳到樑上,放在大礼堂屋樑上。
?居钢:走,去大礼堂。
保卫组带着胡重利来到了车间大礼堂。这个大礼堂是车间开大会和供职工休息的地方,是老式的磚木结构房子,房子里全部由人字型木樑支撑,平时大门关着,但不加门锁,可以进去休息。居钢指着胡重利,你上去把钱拿下来。胡重利迅速地跳到窗台上,顺着木柱爬上木樑,把一包钱取了下来,送到居钢手中。接着居钢又带着胡重利回到保卫组,请来财务组人员,当场核对这一包赃款,经过仔细查验,清点这个班组每个人的工资单和工资,不多不少,准确无误。这个时候,保卫组认为人赃俱获,案件终告侦破,只要做好一切笔录,签名落款,写好结案報告,上报领导部门,破案工作才可以宣告结束。由于胡重利平时表现尚可,交代问题态度较好,经过上级部门批准,给以从宽处理,送公安部门管辖的劳动教养场所进行劳动教养。保卫组抓获了跳樑小丑,保卫了钢铁职工的财产安全,三转炉车间冒领工资案件胜利结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