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面面相觑,用不太相信的目光看着李复,用了好一会确认他不是开玩笑,才说道:“东家,这是算筹……”
李彭看清之后,也奇道:“二哥,这算筹是合计数目用的,你…怎会不知?”
李复脸上有些发烧,实在没有想到此时还用这种办法来计算数字,此前他一直以为算盘是古代人使用的计算工具,却不知算盘虽是汉代甚至更早就已发明,只是一直没有得到普及,等到了宋、元以后才流行起来的。
李复取过几根在手中把玩,解释道:“我一直用的是算盘和计算公式,没有用过这个,所以不知此物,惭愧。”
李彭起了兴趣,问道:“不知二哥所说的算盘是什么样子,还有什么‘公式’,不用这些算筹也能算出来吗?”
李复笑道:“自然能,至于算盘,是一个方木框里面串着一串串珠子,回头要郑绍给做出来,我再教你们。”看几人还是一副迷惑的样子,便道:“这样,你们随意说一个百千位的乘数,我用计算公式,你们用算筹,看谁算得更快。”
李彭大觉有趣,便给李复拿了纸笔,随口说了两个百位数相乘,两位帐房先生忙取了算筹开始摆算,李复却在纸上列出乘法计算公式,眨眼之间便已算出,稍等片刻,两位帐房先生也得出了结果,却是一模一样。这下几人都惊诧不已,看着李复在纸上写的东西,奇道:“这是什么古怪字符?如何能够算的这么快?”
李复笑道:“这是阿拉伯数字。不过若是今后用算盘,应该比这公式计算还要快的多。”
几人互相看看,谁也不知道这“阿拉伯数字”是什么东西,却对李复所说计算更快的算盘很是心仪。
却听李复讲道:“这阿拉伯即萨拉森帝国,w.kanshu.m也就是俗称‘大食国’的,在极西之地,京城叫做巴格达,国土也是极为辽阔。”听到大食的名字,几人才点点头,算是大概知道。
“阿拉伯数字实际上并非阿拉伯人所创,而是由古代印度人,也就是如今叫‘天竺’国之人创造的。大约在百多年前,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地区,而外人大多从阿拉伯学得,所以多称阿拉伯数字。”说完,李复在纸上写下汉字的一、二、三至零,然后在汉字下面,分别再写上相符的阿拉伯数字。
几人都站了起来,聚到桌旁,看着李复写出的数字,觉得很是新鲜,一位帐房先生问道:“数字倒是不难记,有的看起来比我们的文字写起来还要简易些,只是十、百、千、万等数如何表达呢?”李复点点头,在一旁又写下十、百、千、万,道:“阿拉伯数字最早是没有进制的,目前所使用逢十进一的十进制,却是跟着我们中华古人学习的,从右到左每位分别就是个、十、百、千、万……,只要你把数字列出来便可以了。比如一百,便是一后面两个零,所以越大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表达起来就越方便简洁。”说着写了一个一百二十三万四千五百六十七的数字,又在一旁写上4567,道:“这便结了。”
几人惊奇道:“如此便捷!真是有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