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年3月1日,光绪十七年正月廿一。
从1890年8月1日算起,到今天刚刚好7个月。在去年的1890年8月下旬,包括警察、行政人员在内的30万人完成部署,各地结束军管。白泽制定的工业建设计划基本上是在8月底、9月初开始启动的,到今天也刚好是六个月,半年。
回望走过的这半年,虽然整个工业建设计划才刚刚开了个头,距离完成的那天还遥遥无期,但这半年来也是成绩斐然。
首先就是军备。之所以先说这个是因为对于白泽来说,军备是保证其能生存下去的基础,而其他工业之类的只是关系到生存得好不好而已。
炮台虽是被动防守,但在舰队未成形之前却是最有效的海防手段。经过半年的时间,广州、泉州、福州、厦门、温州、杭州、上海等沿海城市,江阴、镇江、南京、安庆、九江、武昌等沿江城市,各地的炮台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扩建,在年前就已经完成了主体工程,现在则是在完善整个炮台阵地,主要是修筑反登陆阵地、内陆方向防御阵地等等,而沿海的一些次级城市也开始着手修筑炮台,像北海、茂名、汕头、莆田、台州、宁波、海口等等。当整个工程完工,不敢说南方沿海固若金汤,但凭借着岸防炮那远超现时主流舰炮的性能,就现在西方主流的铁甲舰在沿海炮台面前十次有九次会是送菜的结果,即使是英国人刚刚下水的前无畏舰——君权级战列舰也讨不了好。
同时,各个兵工厂也早已完成了改造,改造后的兵工厂拥有全部的配套工厂:炸*药厂、子弹厂、枪炮厂等等,不仅能够向陆军、警察提供弹药,还能为岸防炮提供大口径炮弹。在“第一次反围剿战役”期间,各个兵工厂就已经开始了试生产,并小批量的向前线提供弹药补给,现在已经是开足全部马力的生产枪支、火炮、弹药。
托兵工厂的福,由清廷降卒以及新招募士兵组成的20万新兵完成了训练后,因为要求异地服役,所以原有编制被打乱,原来的19个10500人的丙级师先被抽调了一批军官、士官、普通士兵,后又补充了一批新兵后扩充为16500人的乙级师,剩下的新兵和从19个师中抽调的人员组建了第20、21、22、23、24师这5个新编乙级师。乙级师除了兵力增加外还增强了火力,丙级师的师属炮兵营只装备了27门1890式75山炮,而乙级师的师属炮营装备18门1891式100榴弹炮以及9门1890式75山炮,60迫击炮更是从团下放到营。白泽还抽调了部分生化战士将500人的警卫营扩充为超过3000人的警卫旅,淳于统升任旅长。5个新编师除了军官以及少量的基层士兵骨干是生化战士外,其他的士兵都是在这个世界招募的自然人,都是刚刚结束训练的菜鸟,所以在未来的半年内这5个新编师将会在南方各地剿匪,来回奔波,直到彻底解决南方匪患。
轻工业中进度最快的要算纺织厂。纺织厂的厂房要求比重工业来说要低得多,厂房可以建得很简单,必要的时候甚至连墙壁都可以不要。仅仅是两个月,杭州、苏州的纺织厂就建好了厂房,安装机器设备用了一个月,在去年12月下旬就已经开工了。白泽见状又在汉口、福州、成d、长沙、北海、广州等地开建新的纺织厂,未来半个月这些新建的纺织厂就能陆续竣工了。同时,南方政府还对原来洋务派开设的纺织厂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扩充产能。
而重工业中进展最快的就是煤矿、铁矿这些采矿业,只要有人有工具就可以开始采矿作业,完全不用建什么厂房之类的东西。各个矿区在建好住宿区后就已经开始生产了,像去年冰雪灾害期间,各个煤矿就向灾区大量地供应燃煤。现在采矿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运输滞后。铁矿、铜矿等因为冶炼工厂的选址一开始就选择在靠近矿区的地方,运输上基本是短途运输,问题不大。而煤炭运输目前来说还只能是临江的城市才方便点,像江西的煤碳,丰城、乐平的煤可以走赣江、鄱阳湖进长江,从而抵达大冶、马鞍山等地,萍乡到株洲的铁路还在修建中,不过萍乡产的煤可以走萍水河-渌水、湘江进入长江到达湘潭、武昌、大冶等地。
作为大建设基础的水泥业得到的支持仅比炮台、兵工厂少一点而已,所以水泥厂的建设的速度仅仅在纺织厂、矿区建设之后,并且经过半年的努力,各地的水泥厂已经全部竣工,现在已经可以为各地的基建提供各种性能的水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