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泽正在书房里处理今天从理事会转过来的几份文件。
第一份,是关于行业技术向民间开放的。由于理事会的工作严重滞后,白泽很是生气,前两天白泽在理事会里当众发飙,几乎是指着众人的鼻子开骂。可能就是因为这样,理事会对行业技术开放的商讨骤然加快,今天他们终于把方案递了上来。
这份方案,是理事会汇同商务司、情报司、税务司、工业司、环保司等部门共同磋商制定的。
商务司提出哪些行业的技术能够向民间开放;而情报司则是负责审核商务司的提案中有没有需要保密的技术,如果有,则将该技术驳回;税务司制定新生行业的税率,并且提出在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工业司则负责调配技术人员,一旦技术开放,要求能够有足够的工程师、技术员下去进行技术指导;环保司则根据各个行业提出各自的环保注意事项,并制定出相应的环保法规……
看到这里,白泽点点头表示对理事会工作的肯定。虽然之前理事会是磨蹭了点,不过他们的工作还是很到位的,至少很多方面他们都想到了,并且让相关部门的人都参与进来,大家共同制定这份方案,免得以后有哪个部门的人唧唧歪歪。
方案中能开放的行业技术不少。有造纸,日用机械的自行车、缝纫车、钟表等等,食品工业的制糖、罐头、饮料等等,零部件加工的轴承、弹簧、螺丝、铆钉等等,金属制品业的脸盆、锁、厨房用具、日用五金等等,其外还有火柴、打火机、化妆品、玻璃、牙膏、文具……
理事会的计划是南方政府以技术、土地入股,民间以资金、土地入股,根据各个行业的不同、民间投资的不同,南方政府在合作企业中占25%—40%的股份。这样一来,南方政府就可以更好的推行技术指导,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推行现代化、科学化的企业管理制度,避免这些得到技术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因为外界因素而丧失竞争力,甚至是破产。在这些企业都走上正轨之后,南方政府所掌握的股份会慢慢放出,从而让企业在市场中竞争生存。这个时间,理事会暂定为10年以后。
而在技术开放的对象上,理事会商定的是内部邀请、推荐。
南方政府成立了一年的时间,多少总会有些开明士绅是已经接受了南方政府的,尤其是经过了两次自然灾害之后,南方政府的所作所为都让更多的人接受了南方政府的治理。这些人对南方政府比较友好的人,将是这次技术开放的第一对象。
邀请就是由南方政府向这些人发邀请函,推荐就是像武汉辛家父子这样的人,可以把他们认为合适的人推荐进来。南方政府把大家聚集在一起,看看谁对哪项技术感兴趣,大家共同商榷发展计划。
白泽想了想,觉得这样内部邀请的方式还是不错的,起码不会太过刺激英法等国。前面人家打生打死就是为了能打开中国市场,能让他们的商品在中国销售。可现在南方政府却把技术都扩散出去,到处开工厂,那英法的商品还要不要在中国卖了!到时英法两国肯定得急眼。虽然这样的内部邀请也不可能说做到完全保密,但这样起码比公开地来要好操作得多。
最后,白泽觉得自己好像也没什么好补充的了,就在后面批示“允许,速办”。
第二份文件是工业司提交的关于“成立标准委员会,推广工业标准化”的申请。
南方政府有两家机械制造公司:长江机械、南方重工,此外还有白泽名下的第二机械、四季汽车。这几家企业在成立之初,为了能让零部件在各家之间能够流通,就联合起来制定了一份关于尺寸、质量、工艺的企业生产标准。现在因为要对外开放技术,所以工业司就打算把那份企业生产标准变成南方的工业生产标准。
来自前世的白泽,自然明白标准的重要性。
标准的本质就是统一,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的统一规定。标准的任务就是规范,调整的对象是各种各样的市场经济客体,亦即是市场成千上万种产品与服务。
标准化可以规范社会的生产活动,规范市场行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建立最佳秩序,促进相关产品在技术上的相互协调和配合。标准化有利于实现科学管理和提高管理效率。标准化可以使资源合理利用,可以简化生产技术,可以实现互换组合,为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创造了条件。
如果没有标准,或是有标准却不遵守,那会怎么样?
想像一下:买了辆自行车,轮胎破了却找不到适合的轮胎来换,因为各家轮胎公司都是按自己的感觉来生产轮胎的;在东家买了双合适的鞋,标的是41码,下次到西家再买双41码的,却发现鞋的尺寸大了;买了两台同一牌子、同一型号的缝纫车,结果却发现两台缝纫车之间没有一个零件是能互换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