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村叫辛庄,一个村里好几个生产队,也有很多队长,更多的便是村长说的算,书记在那个年代还有个故事,老ZS也姓王,老ZS当年没吃过几次饱饭,更别说那扣老母鸡屁股过日子的鸡蛋了,不知道什么原因老ZS得到了很多鸡蛋,一顿吃了二十几个,从那一天以后再没吃过鸡蛋,一闻鸡蛋就有一股鸡屎的味道。
生产队没有包产到户时还延续公社管理,农民吃公分的办法,根据不同工作跟劳动成果分配不同的公分,然后年底根据公分发粮食跟钱,男人叫王德庆是家里的老三,长得眉清目秀,个子也一米七几,在那个年代也算是一表人才,而且为人谦和,在公社里负责赶车,去县里拉氨水浇地,那个年代还没有化肥,孩子们也大多一有时间就跑出去玩耍过程中捡点大粪,交给队里换点公分。
老王结婚也有了年头,妻子贤惠美丽,在十里八村也是有名的村花,可是两人结婚很多年就是没有孩子,在那个年代传宗接代的思想根深蒂固,两个人虽然恩爱,但是时间一久,当时也没有优秀的医疗条件去检查治疗,一气之下便跟妻子离了婚,离婚之后的妻子万念俱灰,回家呆了好几年,老王再讨老婆就没那么顺利了,直到陈志君的父亲去世,母亲成了寡妇,经人介绍俩人很快便结了婚,老王离婚的妻子得知后第二年也便嫁到了更远的村庄,在结婚的第二年便生了孩子,而老王虽然跟陈志君的母亲二婚,但直到去世也没有生一个孩子。
老王前妻改嫁生子的消息传到老王的耳中,老王痛哭流涕,想起当初的夫妻恩爱,直到前妻的下嫁他乡,在那个年代离婚是个羞耻万分的事情,再嫁家庭和人差不多就行了,老王的前小舅子在县里管氨水发放,几次老王去,前小舅子就会热情招待他,吃饭时说起往事每次必定醉酒痛哭流涕,后悔万分,每次也必定留宿在他家,时间持续了很多年,老王也不得不接受现实的残酷,更多的便是无可奈何。
陈志君的母亲对待老王也算是无微不至,言听计从,她虽是一个强势的女人,但是她也明白这一切跟她看似无关也有关,每次老王出去喝酒肯定把自己灌醉,只有6两酒量的老王,每次醉酒肯定会发酒疯,以前家里的尿罐子是泥烧的。老王不知道醉酒后摔了多少都记不清了,一直持续到90年代才好转。
陈志君的母亲跟老王再婚后,小儿子便很快喊了爹改了姓,母亲几次三番的找陈志君说,倔强的他死活不同意,直至矛盾爆发,自此分家跟姥爷姥娘生活,后来姥娘去世,两个人一直领救济到成年,陈志君高中学历,学习并不刻苦,那个年代的高中学历也不是什么真才实学,那个时代基本不学习文化课,晚上还要跑二十几里路去照小螃蟹,用盐盐过后当菜吃,多余的卖掉用来补贴家用。
每年过年陈志君虽然没改姓王,跟着姥爷生活,但是大年夜里必定先去给继父和母亲磕头,也正常喊爹娘,而上坟和拜年就跟随着各自的队伍,老王家族德字辈人很多,而陈志君跟着姥爷一枝上磕头拜年,意思上也是住姥姥家,而小辈也大多喊他舅舅,随着年纪渐渐长大,也明白了在这个村里没有了亲戚,成了单门独户的一家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