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见状晃动手中黄旗,明军车兵的八门大将军炮立即发动齐射,炮弹落下时惊天动地,中弹的朵**兵粉身碎骨、惨不忍睹,很多战马受到惊吓也四散乱跑,扰乱了冲锋的阵势。等敌骑靠近一些后,明军又用数百门虎蹲炮一起轰击,给敌骑造成的很大杀伤。付出惨重代价后,敌骑终于抵近战车,这时明军又发动鸟铳、快枪、三飞箭的轮番攻击,敌骑纷纷落马,士气低落,冲锋之势趋缓。
董狐狸看到自己的精锐骑兵伤亡如此惨重,心头滴血,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亲自督战,朵**兵重振士气,继续发动高速冲锋。
眼看敌骑就要逼近战车,戚继光挥动红旗,指挥步兵出车迎敌,但步兵队看到敌骑冲锋之势正盛,竟然吓得两股战战,不敢迎战,很多将士准备逃跑。
戚继光气的七窍生烟,他深知面对骑兵,步兵一旦逃跑,就变成了待宰羔羊,于是赶紧冲上前去力斩了数名逃跑的将士,这才稳住阵脚。步兵队开始冲出车外结阵杀敌,长枪、狼筅、钩镰等长兵器不断刺中敌人或马匹,挡住了敌骑的攻势。但这支部队毕竟训练时间尚短,遇到骑兵时的恐惧心理还没有完全消除,眼看冲过来的敌骑越来越多,戚继光担心步兵无法抵挡,便立即挥动蓝旗。
明军骑兵立即从两翼向敌骑发动反冲锋,敌骑没有想到明军骑兵还敢主动出击,并没有在两侧安排掩护,结果被从中间截成两半,后队冲锋之势戛然而止,只剩前队二千余骑继续冲向车阵。明军骑兵只为阻遏敌骑冲锋,并不和敌骑纠缠,冲破敌阵后就互换位置,返回车阵。
要知道骑兵攻击一旦被阻,要从静止再次发动高速冲锋,会消耗很长时间。只这一会儿工夫,明军步兵在车营火器的辅助下,终于将敌骑前队全部消灭。
戚继光晃动黄旗,车营再次发动炮击,不断收割朵**兵的生命。
此时董狐狸几乎陷入癫狂,这三万骑兵是他的绝对精锐,是他争霸草原的本钱,如今只一个冲锋就损失了二千余骑。他不知道还要冲锋几次才能冲破明军这个奇怪的阵型,但他知道这个损失他承担不起,就算最后他能获胜,手下三万骑兵又有多少人能返回草原,一旦他折损过多,土蛮部会第一个从背后捅刀子,霸占他的草原,掠夺他的子民和牛马。想到这里,他恐惧了,几乎是歇斯底里地吼道:“撤军,撤军!”于是敌骑如潮水般退去。
看到敌骑退去,明军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他们已经憋得太久了,无数次的失败让他们早已记不清,上次胜得这么酣畅淋漓是什么时候。骑兵将领请命追击敌军,被戚继光制止:“敌人只是撤退,不是溃败,此时追击很可能会落入陷阱,穷寇勿追。”
只有戚继光知道这一仗胜的有多险,他抹了一把头上的冷汗,暗道侥幸。说实话,戚继光也不知道自己的军队还能撑多久,如果不是关键时刻骑兵从两侧截断敌人的冲锋,只怕步兵已经顶不住了,一旦步兵队败退,失去保护的车营也必将全军覆没,能逃走的只有少数骑兵,幸运的是董狐狸先顶不住了。
虽然获胜,戚继光却通过这次战斗看出了边军孱弱的战斗力。骑兵队只是一次冲锋,还是趁敌不备,并没有和敌骑缠斗,就损失了百余骑,如果敌骑有所防备,只怕伤亡更大;车营使用火器攻击的准确度和速率都太差,即使面对敌骑如此密集的冲锋阵型,依然不能造成致命杀伤,如果换做是南方的戚家军操纵火器,戚继光绝对相信会打得敌骑怀疑人生而陷入崩溃;而步兵队不仅战斗力弱,连胆气也没有,一看到骑兵冲锋就吓得魂都飞了,这样的军队实在是难堪一战。
操作火器和胆气的训练都非一日之功,可现在戚继光最缺的就是时间,谁知道下一次鞑靼骑兵会在什么时候发动进攻,而最能快速有效提升士兵训练成果的方法,莫过于从南方戚家军中挑选火铳手北调入蓟,再分散于各营来言传身教了。
战后谭纶和戚继光向朝廷奏报青山口大捷,此战共歼灭朵**兵二千余骑,而明军伤亡仅百余人。戚继光还借此次大捷再次向朝廷提出调三千戚家军火铳手入蓟,作为练兵骨干和示范,尽快提高蓟镇边军的训练水平。
青山口大捷的消息传到京城后,朝野为之振奋,大明边军已经很久没有在北方正面战场上取得如此胜利了,虽然只消灭了二千敌军,但却是在兵力处于绝对劣势且自身伤亡极低的情况下,这绝对是一场大捷。隆庆帝龙心大悦,着兵部重重奖赏蓟镇将士,在这样的势头下,内阁及兵部也爽快地同意了调戚家军入蓟的请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