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四年(1570年)二月,杭嘉湖参将胡守仁率领三千戚家军来到蓟镇。戚继光为了展示戚家军的军容军纪,便在城外安排了一场阅兵式,并组织蓟镇的将士到现场观看。
第二天天刚亮,戚家军将士们不顾长途跋涉,身体疲劳,很快就在城外列队,形成了整齐的方阵。
蓟镇边兵早听说戚家军的威名,也想见识一下,他们像往常一样松松垮垮、拖拖拉拉,花了好长时间才集合完毕,进入指定观看区域。
可天有不测风云,刚才还晴空万里,现在却突然乌云密布,风雨欲来。蓟镇将领们都建议阅兵改期,戚继光却笑道:“无妨,照常阅兵,此乃天赐良机,正好让你们见识一下戚家军的满堂军威。”此时已是大雨如注,瓢泼不止。戚继光手执令旗,冒雨走向阅兵台。
戚家军将士立于寒雨之中,全身被淋得湿透,但看着阅兵台上那个熟悉的身影,将士们都心中火热,他们向戚继光行注目礼,随时等候他的命令。在没有命令之前,则丝毫不动,稳如泰山。
观看的边兵们却十分狼狈,想要找地方躲雨,但看到戚继光和戚家军精神抖擞,巍然不动的样子,也都不敢擅动。
阅兵台上的戚继光看着军容严整、英姿飒爽的老部下,心中非常欣慰,这才是真正的军队,一支铁一般的军队。他环顾受阅将士,高声说道:“自义乌招募以来,我与诸君将帅同心,士卒同命,转战东南,无往不胜,如今倭乱虽平,但北疆不宁,庚戌以来,鞑靼铁骑岁岁南犯,杀我将士,掠我百姓,我辈行伍,何能熟视,今调诸君北上,当再展雄风,横扫漠北,愿诸君全力以赴,功不唐捐!”
戚家军齐声回应:“吾等愿效死命!”声如雷霆,震慑全场。阅兵一直持续到午后,雨一直未停,戚家军却始终军容严整,精神抖擞。
北方边军将士看看这种场面,大为震惊,这才知道戚继光军法如此严格。从此以后,边军中再无人敢以身试法,轻易违犯军令了,士卒在训练中,也越来越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军队风气逐渐好转了起来。
这次城郊阅兵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戚继光趁热打铁,把三千南兵分散到各营,作为模范和骨干,带动边兵的训练。一时间整个蓟镇各个训练场上如火如荼,热火朝天。
练兵是戚继光的老本行了,蓟镇士卒的训练自然轻车熟路,还是以当年戚家军训练为基础,但也根据蓟镇的实际情况作了很大的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返回顶部↑